|
|
|
|
|
|
|
|
ISBN |
E9786267431405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8.90 |
作者 |
曹岫雲
|
出版社 |
布克
|
出版日期 |
2024-05-08 |
库存量 |
有库存 此商品为电子书,订单确认收到后将发送兑换码至电子信箱。 |
|
电子书试读
本书为流动版面EPUB格式,适合用 mooInk、手机、平板及电脑阅读(无法在其他阅读器上阅读),不能下载及打印。需登录第三方网站readmoo.com兑换及阅读。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稻盛和夫一生的智慧,都藏在《百術不如一誠》這本書。
如果你沒有時間通讀市面上所有關於稻盛和夫的書,
那麼本書就是All in One的那本!
本書從稻盛的出生、成長、教育到事業發展,既有屢遭挫折的少年往事,也有白手起家的創業經歷;既有盛和塾的盛況空前,也有拯救日航的臨危受命。以及覆蓋稻盛哲學的十三觀,包括人生觀、工作觀、經營觀、幸福觀、教育觀、善惡觀、國際觀、政治觀、科學觀、生命觀、心性觀、宇宙觀乃至婚戀觀。 稻盛和夫一生的智慧,都藏在《百術不如一誠》這本書。
如果你沒有時間通讀市面上所有關於稻盛和夫的書,
那麼本書就是All in One的那本!
本書從稻盛的出生、成長、教育到事業發展,既有屢遭挫折的少年往事,也有白手起家的創業經歷;既有盛和塾的盛況空前,也有拯救日航的臨危受命。以及覆蓋稻盛哲學的十三觀,包括人生觀、工作觀、經營觀、幸福觀、教育觀、善惡觀、國際觀、政治觀、科學觀、生命觀、心性觀、宇宙觀乃至婚戀觀。
誠意推薦
吳仁麟(三意學校校長)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張文澤(稻盛和夫哲學文化協會創辦人)
楊天南(北京金石行知文化公司董事長 )
稻盛先生始終提醒每位學習稻盛哲學的人,必須「提升心性,拓展經營」,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人生達到「真、善、美」,最後離開時,我們的靈魂才能比來時更高尚、純淨。
──稻盛和夫哲學文化協會創辦人/張文澤
稻盛哲學的根本,其實就是一直在問「做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句話。如同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人世間所有的道理,就是一個「仁」字,那是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那是康德所說的人的絕對道德和理性。
──三意學校校長/吳仁麟
一切言行皆有原點,也就是稻盛哲學的原點──「做為人,何謂正確」,這樣的哲學可以運用到社會的不同行業、生活的不同側面,可以變化出百術萬術,但萬變不離其宗,百術不如一誠,一誠可勝百術萬術。
──北京金石行知文化公司董事長/楊天南
這本書中談及的一些事,我之前還不知道,讀完很有收穫。閱讀這本書是一次系統性的學習,我對稻盛思想體系有了全方位的認知。從稻盛和夫的足跡,到其判斷基準、成功方程式、經營理念,再到13種「觀」,無不讓我受益良多!感謝曹老師帶給我們這本好書!
──貝殼找房營運長/徐萬剛
曹岫雲老師的這本書是一本讓讀者全面、準確、快速了解稻盛和夫成長經歷和思想觀點的難得的好書。曹老師和稻盛先生親密交往20年,書中許多稻盛先生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和思想觀點,令稻盛先生的形象更加豐滿,鮮明和生動,我一讀就愛不釋手。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君豪
稻盛和夫已經過世,斯人從貧賤走來,得無窮榮耀與功業,早年即被封聖,最終親拆神壇。他的書算不得深奧,如清風過林,不著痕跡,卻觸動人心。我認為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國的企業經營者非常有機會在稻盛和夫的經營管理思想的指導下再往前走兩步。而曹岫雲的解讀,無疑是幫助大家快速理解稻盛哲學的不二之選。
──財經作家,藍獅子出版創辦人/吳曉波
關於稻盛與稻盛哲學,曹老師用行雲流水般的文筆,刻畫得如此深刻動人!書中的故事跌宕起伏,妙趣橫生。例如稻盛創立京瓷時的細節,盛和塾的初始由來,以及稻盛先生的人生觀、教育觀、幸福觀乃至婚戀觀等。這真是一本引人入勝、讓人一口氣讀完大呼過癮的書。我個人學習稻盛哲學十幾年,如果一開始就能讀到這本書,一定可以事半功倍。這本書是所有想要學習稻盛經營哲學的人必讀的一本書!
──湖南大三及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新平
前言/百術不如一誠
2022年8月24日,稻盛和夫在家中安然離世,享年90歲,他靜悄悄地走了。他的葬禮只有少數至親好友參加,沒有驚動日本商界、政界、學界、新聞界的任何人。直到後事料理完畢,8月30日下午,他的家屬才對外公布了他逝世的消息,並拒絕一切獻花獻物乃至唁電。
2022年秋天,日本能率協會做了一次調查,在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卓越經營者前10的排名中,稻盛和夫超越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蘋果公司的賈伯斯、豐田公司的豐田章男,超越被稱為「日本企業之父」的澀澤榮一等人,名列第一。雖然這個調查僅限於日本國內,但我認為,儘管這10位經營者各有千秋,都是世界級的耀眼的明星,然而在這10位之中,作為科學家、企業家、哲學家、教育家、慈善家的稻盛和夫仍出類拔萃,作為全人類企業經營史上首屈一指的卓越人物,他當之無愧。
現在,稻盛的著作在中國的銷量已經超過1500萬冊,僅我翻譯的《活法》、《幹法》、《心》、《阿米巴經營》這4本書的銷售量已經達到1000多萬冊。有關稻盛的書籍在中國已有90多種,知道稻盛的人越來越多,認真學習並在工作中努力實踐稻盛思想,取得積極成果的個人和企業也越來越多。
同時,對稻盛和稻盛思想的解讀,包括文章、影片多不勝數。其中與事實有出入的,甚至存在誤讀、誤解的也不在少數,有的人隨意發揮,借用稻盛的口,說他自己的話,製造出許多混亂。
最近,有出版界的朋友提議並催促我,寫一本有關稻盛和稻盛思想的簡明讀本,供更多的讀者閱讀,同時也矯正一些錯誤的訊息。
2001年10月28日,我在天津第一次見到了稻盛和夫先生。在第一屆中日經營哲學國際研討會上,我發表了題為《百術不如一誠》的論文。論文的4個小標題是:
成事在合作/合作在信任/信任在誠意/誠意在原則
我講的所謂原則就是「實事求是」。但是,稻盛先生對我發言的點評是這樣的。
誠實地做正確的事,別人對你的信任感會油然而生。您經營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雖然您說得很謙虛,但所講的內容和我平時宣導的幾乎是相同的,要重視原理原則。那麼,原理原則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您所講的誠實、正義和信賴感。
您說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不能做金錢的奴隸。您講如何信任部下,把經營委託給他們,又如何受到部下的信任,您講得非常細緻。企業經營不是單純追求利潤,而是信任別人、委託別人,任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來經營企業,您說這很重要。您這麼說,就觸及了經營的真理。
我把「實事求是」這個經營的科學性的一面作為原理原則,而稻盛卻強調,原理原則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誠實、正義和信賴感。
日本盛和塾負責人告訴我,稻盛塾長說「百術不如一誠」是金句,他最後一本書就要把「百術不如一誠」作為書名,我聽後就覺得稻盛先生與我有緣分。而我在與稻盛先生交往的過程中,始終遵循「百術不如一誠」這條基本原則。
但是,我在聽了稻盛先生的點評,特別是聽了稻盛先生「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的主題演講之後,將《百術不如一誠》一文作了以下重要修改。
原則的道德側面和科學側面
在《百術不如一誠》這篇論文中,我把「實事求是」作為「統括其他一切原則的原則」,看作「哲學的真諦」。
那麼,「實事求是」這一原則,同被稱為稻盛哲學「原點」的「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原則,是一種什麼關係呢?
我將論文的最後一節改寫如下:
那麼,什麼叫原則或原則中心呢?
稻盛先生說「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句話就是原則,就是判斷一切事物的基準,也就是一切行動的出發點或中心。
「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單純的一句話,看似抽象,卻抓住了問題的要害。
作為人,何謂對錯,何謂好壞,何謂善惡;作為人,什麼可做、該做,什麼不可做、不該做,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對的、好的、善的、可做的、該做的事,許多人沒做、沒做好或
沒堅持做好;而錯的、壞的、惡的、不可做的、不該做的事,有人卻明知故犯,或偷偷摸摸,或冠冕堂皇,甚至肆無忌憚地大幹特幹。社會的很多亂象,因此而生。
「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原則由兩個側面組成。一是道德或人格的側面,二是科學或理性的側面,即「實事求是」。只有人格高尚的人,才能始終實事求是;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才能維持和提升自己的人格。道德側面和科學側面相輔相成。
比如公正公平,屬於道德範疇。儘管社會上存在著不公正、不公平的現象,但我們一刻也不能放棄對公正公平的追求,並盡可能做到基本的、相對的公正公平。我們任何時候都不敢說我們已做得很公正、很公平了,但公正公平卻是我們考慮問題的一個基本出發點,要做到這一點又必須結合實際情況。
比如,我們企業實施的利益平衡辦法,雖然比較公正,但另一個企業未必適用,因為那裡情況不同。現在的辦法在我們開工廠初期也行不通,因為當時情況不同。這就是說公正原則如何具體應用,要按實際情況辦,並在實踐中做必要的修正。世上沒有絕對的公正,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才能使公正原則得到更好的執行。這是一方面。
但是另一方面,甚至更重要的一方面:公正公平、誠實、真善美等看似抽象的道德原則,其實是普遍真理,是人類共同的理想,人類必須孜孜以求。輕視或懷疑這些道德原則,必將導致混亂和災難。如果這些最簡單的道德原則真正成為社會的共識,成為人們的信念,那麼與道德原則對立的各種社會醜惡現象自然會大幅減少。在企業裡,主管的公正無私就是促使員工團結奮鬥的最大動力。
忽視道德和人格,不將道德和人格放在極重要的地位,只強調科學和理性,只強調「實事求是」,並不能堅持真正的「實事求是」。我們企業乃至社會的許多毛病的病根就在於此,我們歷史和現實的教訓,都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這個真理。
「實事求是」加「心純見真」,科學加道德,這就是我們得出的結論,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原則中心。
以上內容的修改,我認為意義很大。
自2001年10月28日起,20多年來,我有幸與稻盛先生一直保持著密切的交往,特別是自2010年由他親自提議的、與他合作創辦的「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成立以來,我在他的直接指導下工作,經常有機會在他身旁感受他的氣息,並不斷向他提問。
稻盛和夫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麼?他的思想同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什麼關係?經常有人向我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
2013年10月13日,在稻盛和夫經營哲學(成都)報告會上,我對11個與稻盛相關的問題做了簡明回答。稻盛和夫本人當場做了點評,並高度肯定了我的闡述。遵照出版界朋友的建議,我先把幾個有關問題的答案在前言中列出。
問1:在你的心目中,稻盛和夫是怎樣一個人?
稻盛出身是科學家,他在24歲左右就有重要的發明創造。他和他的團隊開拓了「又一個新石器時代」,在廣泛領域內擁有尖端的技術。但他出名的身分卻不是科學家,而是企業家,他創立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還拯救了日航。舉世矚目的經營成果讓稻盛名揚天下。但我認為稻盛本質上是哲學家,而且與一般的哲學家不同,他是一位徹底追求正確思考和正確行動的、利他的哲學家。
另外,聽說在經營京瓷的時候,稻盛非常嚴厲,但或許因為我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國人吧,稻盛對我比較客氣。最近一年多來(2013年前後),我幾乎每個月都有機會同稻盛見面。我感覺他雖然有嚴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親切、謙遜,有時還很幽默,發言常常引得滿堂大笑。
他不但善於同你平等交流,而且極度認真專注。他往往一下子就能觸及事情的核心。他講話充滿哲理,娓娓道來,細緻透澈,和他交流是一種特別的精神享受。
還有,在我的心目中,稻盛是人不是神,我們也沒有必要去神化他。有人說稻盛是聖人,稻盛回答說:「我才不是什麼『聖人』呢,我只是一個極為普通的男人,如果我是『聖人』,那麼只要你們同我有一樣的想法、像我一樣努力的話,你們也能成『聖人』。」
稻盛有時也會朝令夕改。稻盛年輕時抽煙,每天兩包,後來戒了17年;去日航的時候,因為有精神壓力,又抽了起來。我竭力勸他戒煙,他果然戒了,但很可惜,只戒了3個月,現在又抽了,可見稻盛是同我們一樣的凡人。他至今仍然堅持天天反省,這是非常正確、非常必要的。
問2:你第一次見到稻盛的時候有什麼感覺?
在2001年10月28日這一天,我在天津第一次見到稻盛和夫先生,聆聽了他的「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的演講,當時我有一種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感覺。
稻盛說,人生是有方程式的,判斷事物是有基準的,辦企業是要明確企業目的的。這些話之前我從沒聽說過,自己也從沒認真思考過。我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形容我當時的感受。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明白了人生的真理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當時就有一種直覺,覺得能遇到稻盛這樣的人物來做自己的老師,有稻盛哲學來指引自己的工作和人生,是我莫大的幸運。所以一個月以後,我就專程去日本拜訪京瓷公司,買了稻盛在日本出版的全部著作,和當時一共44期的《盛和塾》雜誌,並如饑如渴地埋頭閱讀起來。
可以說同許多企業家和學者一樣,從接觸稻盛開始,我的人生分成了「稻盛之前」和「稻盛之後」兩個階段。
問3:稻盛哪句話對你觸動最大?
「判斷一切事物都有相同的基準」,這句話對我觸動最大。比如,世界上品質、長度的基準原來都不一樣,但度量衡統一後有了國際標準單位,如重量單位克和千克,長度單位米和千米,這些基準都統一了。
那麼,「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個判斷事物的基準,能不能為人們所共有呢?這個可能性存在嗎?答案是存在這種可能性。因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良知,都有真善美,只要把人的這種本性發揚光大就行。
日航重建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了卓越的成功,這個事實就是一個巨大的證明。原來價值觀很不一致的32000名日航員工,共有同一個判斷基準,或者說,稻盛用他的良知激發了全體員工的良知,全體員工的力量和智慧發揮出來,日航的成功就水到渠成了。
日航迅速起死回生給了我們一種信心,一種深刻的啟示,如果這個判斷事物的正確基準能夠推而廣之,不僅為日航員工,而且為全人類所共有,那麼千百年來我們的聖賢所描繪、憧憬和追求的理想的利他文明的社會就一定會出現。
問4:你認為稻盛哲學是什麼?
哲學有很多定義,比如,哲學是追究宇宙人生終極真理的學問,哲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晶,哲學是說明存在和意識、物質和精神、客觀和主觀、實踐和理論的關係學問,哲學有唯物論和唯心論等。
但稻盛哲學是用來實踐的,所以稻盛對哲學的定義是:用來規範和指導人們一切言行的根本思想。
問5:稻盛哲學對你個人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我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判斷和決定事情變得輕鬆了。事情複雜化,無非因為自己夾雜私心,有許多算計。從私心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肯做自我犧牲,問題就單純化,事情該怎麼辦就怎麼辦。部下就會信任甚至尊敬你,你也可以向他們提出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多了信念,少了擔憂。因為事情從決策到產生結果之間,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往往會擔心甚至焦慮。但學了稻盛哲學,強化了一種信念,那就是只要做事的動機是善的,實行的過程也是善的,就無須擔心它的結果。好結果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好的程度甚至超出自己原來的預想。在中國傳播稻盛哲學有許多障礙,但因為有了信念,我就很少有擔憂和不安,即使在中日關係最緊張的時候,我們盛和塾的學習活動仍然照常進行。
稻盛和夫曾反覆強調,其思想哲學的「原點」,可以凝縮成一句話:以「作為人,何謂正確」當作一切判斷和行動的基準。稻盛說:「我自年輕時候起,就學會了自問自答『作為人,何謂正確』。」
我也是人,我也知道「作為人,何謂正確」,但是,在結識稻盛之前,我沒有學會自問自答「作為人,何謂正確」。沒有把「作為人,何謂正確」當作自己判斷一切事物的出發點,所以我的工作和人生,有時順利,有時失利,或喜或憂,磕磕碰碰。
當我在心中樹起這個基準,並努力對照這一基準採取行動時,我感覺心明眼亮,生活和工作煥然一新,這就是結識稻盛20多年,我一路走來的人生。我很喜歡「登高莫問頂,途中耳目新」這兩句話,我再加上兩句,「心裡有基準,踏實往前行」。
在這本書中,首先我就用這一基準,對稻盛的人生足跡做了梳理和描繪,其中有許多新鮮有趣的故事和細節是大家不知道的。其次,我對「判斷基準」這一稻盛思想哲學的「原點」做了通俗易懂的說明。然後,我對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稻盛和夫的企業目的,稻盛和夫的人生觀、工作觀、經營觀、幸福觀、教育觀、善惡觀、國際觀、政治觀、科學觀、生命觀、心性觀、宇宙觀乃至婚戀觀,以及稻盛和夫對「心」的闡述,可以說都是從這個「原點」中演繹出來的。
讀者朋友們,稻盛的思想哲學一點也不複雜,更不是什麼高深難懂的東西。說得直白一點,只要您領會稻盛「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判斷基準,並努力付諸行動,不屈不撓,持之以恆,精益求精,那麼不管您當前的處境如何,您的工作一定能順利起來,您的事業一定能成功,您的人生一定能幸福。
我相信,在您認真讀完這本書以後,您自己也會得出相同的結論。
作者簡介
曹岫雲
最懂稻盛和夫的中國人。
現任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稻盛商道研究院院長,其作品《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以中、日兩種文字出版發行,另著有《稻盛哲學與陽明心學》、《稻盛和夫與中國文化》、《稻盛和夫記》,翻譯和編譯稻盛和夫的《心》、《活法》、《幹法》、《阿米巴經營》、《鬥魂》、《六項精進》等28本書,翻譯近十多年來稻盛和夫在中國盛和塾及盛和塾世界大會上演講的全部文稿。 目錄列表:內容 |推薦序|人生與經營企業的核心思維 |推薦序|稻盛和夫的三意思維 |推薦序|一誠勝百術 |各界佳評|學習稻盛經營哲學必讀的一本書 |前言|百術不如一誠 01 稻盛和夫的足跡 02 稻盛和夫的判斷基準 03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04 稻盛和夫的企業目的 05 稻盛和夫談中日關係 06 稻盛和夫的人生觀 07 稻盛和夫的工作觀 08 稻盛和夫的經營觀 09 稻盛和夫的幸福觀 10 稻盛和夫的婚戀觀 11 稻盛和夫的教育觀 12 稻盛和夫的善惡觀 13 稻盛和夫的國際觀 14 稻盛和夫的政治觀 15 稻盛和夫的科學觀 16 稻盛和夫的生命觀 17 稻盛和夫的心性觀 18 稻盛和夫的宇宙觀 |後記|稻盛哲學
|
|
|
|
|
|
|
|
|
|
|
|
購買電子書注意事項:
1. 此電子書閱讀服務配套由台灣「Readmoo讀墨電子書」提供。
2. 電子書為虛擬商品,無實體物品,格式為流動版面EPUB,適合用 mooInk電子閱讀器、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3. 訂單確認交易成功後,將以電子郵件寄送「電子書兌換碼」,您亦可於城邦閱讀花園網路書店「會員專區」查詢。
4. 憑電子書兌換碼可於「Readmoo讀墨電子書」兌換該本電子書。請前往「Readmoo讀墨電子書」專屬頁面,註冊成為會員并依循頁面顯示的流程進行兌換。
兌換網址:https://readmoo.com/redeem
5. 電子書兌換碼不限本人使用,惟僅限使用一次,並僅適用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6. 購買后不得辦理退貨,也無法退費。
7. 更多電子書相關資訊及常見問題請參考客服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