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茶之「美」,反映的是「禪」 要談與「禪」結合的茶,就要談茶的「侘」與「寂」,及其空寂之美。有些人或許會問:茶味甘甜、茶香怡人,為什麼茶之美、茶禪一位,其精神會與「侘」與「寂」有關? 蔡榮章老師說,這是茶道在藝術領域上很特殊的一種特質。因為茶的特質,也就是其主味,是在前面提到的「苦」與「澀」。拿掉這兩項成分,茶幾乎也就不成其為茶。而製作精良的茶,苦澀等味與香氣搭配得恰到好處,不但隱藏苦澀的銳氣,且形成耐人追尋的茶味,這樣的香與味,幾乎就是許多茶人與茶癡纏一生的因由。 癡纏之外,也因為喝茶使人沉靜,「苦」與「澀」也進一步帶茶人進入空寂的境界。身體放鬆了,情緒也沉澱了,我是我,我亦不是我。物我兩忘之下,便進入陸羽提到的「精」與「儉」,只餘下我,與寧靜深遠「侘」與「寂」。茶之美,便也油然而生。 ▎要談茶之「美」,先把茶泡好 蔡榮章老師說,要談茶之美,要從技能、思想、藝術三部分談論。 技能,基礎當然就是先將茶泡好。具備這樣的能力,才有餘裕去談對茶湯的評鑑與欣賞,以及茶席設置與品茗環境構建。 思想,也就是泡茶喝茶推進到有想法、有主張的地步,這個時候就必須讓泡茶、喝茶的人理解茶文化發展的歷史,瞭解歷史的長河中,茶事有過什麼樣的轉變,喝茶的人自然會產生想法,會豐富自己的精神,深究到宗教、哲學與美學,甚至突破到藝術層面。 藝術,是審美能力達到可以創建作品的階段,參與茶會者體會到的是宗教般的、玄想般的純美境界。茶人除了要具備茶學的基本功底,對繪畫、音樂、舞蹈、戲劇、文學、宗教、哲學諸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修養,尤其是抽象藝術,這樣才能融合泡茶、奉茶、喝茶、品茗環境成一件新的藝術作品,並從中創作出讓自己與參與者都能享用的茶湯境界與茶道氛圍。 以「苦」「澀」為起始,以「禪」為其內涵,習得、精熟茶道的三大要件。本書中,透過茶道思想家蔡榮章的引導,你我喝的將已經不再只是茶,而是一盞寧靜深遠,一盞浸透了「侘」與「寂」的空寂之美。 什麼是「茶道藝術」? 本書中,茶道思想家蔡榮章老師跳脫諸如價格、儀式、器皿等形式上的束縛,把喝茶、品茶進一步推進「道」,推進「藝術」的境地。 而什麼是「茶道藝術」?我們又要如何領略「茶道藝術」?蔡榮章老師表示,首先,我們要能夠先掌握「茶文化」,再進一步體察茶文化中的思想、美學,也就是「茶道」。能夠理解思想與美學後,再將茶道以藝術的要求與手法呈現,就是「茶道藝術」。 為什麼要屏除外來元素? 什麼是外來元素?多餘的演出、多餘的裝飾、多餘的儀式即是外來元素。蔡榮章老師表示,藝術講究獨立自主的能力,所以茶道藝術也必須回到泡出好茶湯的基本,即對水、茶器、茶葉的理解,加上茶葉品賞、茶性理解、美學修養、藝術表現能力等茶道藝術的特有元素。 花藝、掛畫、甚至是社交,或許乍看之下並無壞處,但茶道藝術已足可讓泡茶者與品飲者悠遊其間而忘返,即便並無壞處,但這些外來元素,往往也只是徒增誤解而已。 好看,就是藝術嗎? 事實上,蔡榮章老師要告訴我們的是:若是流於「演出」「儀式」,就無論如何不能說是藝術。 因為「茶道藝術」的根基仍在於茶文化,泡茶的基本元素--茶、水、器,被視為是茶文化的雛形。就像舞蹈與音樂,其內涵與意義的表現都奠基於對基本技術的掌握,是精鍊的結果。蔡榮章老師要告訴我們的是,形式不是重點, .把水、茶與茶具理解清楚 .找到高欣賞價值的茶 .將泡茶的處所料理得舒適且得心應手 .並能夠將各道茶泡得精準、掌握茶與茶湯的美 .掌握每一個動作與每一個與會者的脈動。 .將這些內涵整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 那,才是「茶道藝術」的展現。
|茶之美純茶道冊 目錄| 《蔡榮章茶之書》金字塔序 《茶之美》序 第一章 美學概念 一 茶之美 1「欣賞」茶,不只「喝茶」 2口鼻之與茶湯 3口鼻的藝術、視覺的藝術、聽覺的藝術 4從空寂之美談禪茶 5只是泡茶給人喝還是大家共賞 6美、藝術、茶道藝術 7美學與藝術是茶道藝術的基石 8茶,永遠有其苦澀的一面 9茶與抽象藝術 10茶文化裡有茶道、茶道裡有茶道藝術 11茶文化裡的美與藝術 12茶道不是看的藝術 13茶道空寂之美 14茶道裡的美學概念 15茶道精神對現代生活的啟發和影響 16茶道藝術裡的美在哪裡 17草庵式茶席的意義 18唯要声音与光影陪伴茶 19從泡茶師到茶道藝術家 20深談空寂 21談茶道的「空寂」 22飲茶引發的生活情趣 二技術與藝術 1支撐茶文化的三根支柱 2有對錯之分與無對錯之分的茶道 3技術與藝術,茶藝與茶道四者的糾結 4每次都是精準的茶湯與動作 5其他藝術項目在茶文化上的應用 6泡好一壺茶是茶文化專業的核心課程 7泡好茶的涵義 8泡茶師檢定怎麼考 9泡茶精準的意義 10品茗藝術 11茶人的「茶道生活」與音樂家的「音樂生活」 12茶藝的專業性 13茶室不是茶具陳列室 14茶席, 不要四藝混在一起 15茶席、品茗環境、品茗空間 16茶席設置與茶席設計 17茶席設計與茶會舉辦 18茶席裝扮與泡茶內涵 19茶道、茶道藝術、美、藝術四者的關係 20茶道藝術只是一部分人的追求嗎 21茶道的藝術內涵 23茶道是茶的道,不是其他的道 24茶道是透過正在沖泡的茶葉呈現 25茶道藝術家與茶湯作品 26茶道藝術裡的藝術如何形成 27茶道藝術整體觀 28喝好茶、泡好茶、用好具的意義 29評鑒泡茶法與品飲泡茶法 30學會削皮才能吃到肉 31藝術創作與審美挑選 32標準濃度+泡得精準=茶湯藝術性 三純茶道 1從一次茶會看當今茶道的軟肋 2四個大小不同的茶文化 3我們這樣歌頌茶人 4品茗者喝茶的態度 5是「撐船漢」還是「弄潮人」 6種茶難製茶更難喝茶難上加難 7純茶道不能被解釋為不懂得音樂插花點香也可以泡茶 8茶文化的課程是要以泡茶課為核心 9茶葉市場與茶湯市場 10茶葉品飲上的一些觀念 11茶道之美概念圖之12茶道之美被欣賞的途徑 13茶道之美總目錄 14茶道伴樂的問題 15茶道的重心是在修身而不在茶嗎? 16茶道表演要看些什麼 17茶道藝術應歸為口鼻的藝術 18茶湯呈獻給您的途徑 19製茶泡茶喝茶都在無何有之鄉 20蔡榮章茶道思想體系表21專精喝茶與生活喝茶 22純茶道解剖圖 第二章 茶道之美在哪裡 一泡茶之美 1 勿走錯茶席設計之路 2我與茶如此相伴 3泡好一壺茶的信念 4泡壞了,不改茶的真面目 5泡茶、評鑑、品賞三者的關係 6泡茶的藝術 7泡茶者的服裝 8泡茶席是施展茶道之美的場所 9泡茶席設置的演變 10泡茶阶段的美在哪里 11泡茶階段解析圖 12品茗席上要不要很多解說詞 13品茗藝術 14客觀存在的茶葉品質 15茶,它的面部表情 16茶,新生命的誕生 17茶文化比較的論壇 18茶會時品茗者的心思 19茶道之美的踪迹—1.泡茶阶段 20茶道之美的踪迹—1.泡茶阶段b/2 21談茶席風格的表現 二奉茶之美 1奉茶的細節 2奉茶的美在哪裡 3奉茶藝術 4奉茶階段解析圖 5忠實傳遞一杯茶湯 6茶會的用杯與奉茶方法 7茶會結束時將杯子送回 三茶湯之美 1不能老是當茶的法官、作茶的醫師 2什麼時候喝茶不可以說話 3水的欣賞 4用以口鼻訓練的茶香茶味罐頭 5如何引導大家重視茶湯 6我如此欣賞茶湯 7我知道,那個樣子就是在喝茶 8把茶湯泡好才是享用茶道的途徑 9沒評茶基礎的人可以賞茶嗎 10波動影響著茶湯 11品飲階段解析圖 12茶, 讓人深思的一杯茶 13茶,它的生死辯 14茶,它的茶湯表情 15茶杯與茶湯的心事 16茶湯,這件泡茶者的藝術作品 17茶湯由哪些元素形成 18茶湯在口鼻感官上的記憶 19茶湯味覺與視覺間的轉換 20茶湯欣賞會時不說話 21茶湯的美在哪里 22茶湯是茶道的靈魂 23茶湯裡的故事 24茶湯標準濃度的界定 25茶道上純品茗的抽象之美 26茶道之美的蹤跡— 茶湯階段b/2 27茶道之美的蹤跡—茶湯階段a/2 28茶湯、茶具等「內在的品茗空間」 29茶湯有好壞之分嗎 30茶湯品飲之內涵分析 31茶湯香.味.性的認識欣賞與介紹 32細數茶湯品飲的元素 33聞香杯之使用 34講話乃品茗之大病 《茶之美》跋 |茶之美,茶道藝術冊 目錄| 《蔡榮章茶之書》金字塔序 《茶之美,茶道藝術冊》序 茶道藝術的呈現 第一節茶道藝術概論 1“茶道藝術”的界定 2不是先A後B,而是AB同時存在 3不要讓人覺得茶道是種表演的行業 4什麼茶都要喝什麼場合都要客來奉茶嗎 5你的茶藝在哪裡 6我不知道要做什麼茶,我不知道在泡什麼茶 7我們在泡茶上所下的功夫有沒有輸給學琴的人 8我們可以只談日用茶道嗎 9泡茶的基本元素、外來元素,茶道藝術的特有元素 10泡茶者與品茗者這兩個角色有何不同 11美、藝術、茶道藝術 12純茶道不能被解釋為不懂得音樂插花點香也可以泡茶 13茶人的「茶道生活」與音樂家的「音樂生活」 14茶文化的課程是要以泡茶課為核心 15茶文化裡的美與藝術 16茶葉已被視為作品,茶湯還沒有 17茶藝的專業性 18茶思想課旨在釐清觀念 19茶是素質教育還是職業教育 20茶席設計展的舉辦及其功能 21茶道三與一的問題 22茶道之美的基礎 23茶道藝術對形式與內容的三大要求 24茶道藝術要以作品為主還是以品飲者為主 25茶道藝術家的時代 26茶道藝術整體觀 27茶道思想引出茶文化方向 28茶道是美學教育的一環 29茶道與抽象藝術 30茶道藝術家所需的茶葉品評功夫 31茶湯作品是要由茶道藝術家創作的 32培養品茗者 33從「茶道學習」到「抽象概念的產生」 34從通俗茶道到純茶道 35道是方法 道是路 道是境界;道是目的 道是新生命的起點 36摸清霧區裡的茶藝與茶道 37讓自己泡在茶湯三個月 38堅守一派之言還是要開放討論 39愛茶、享用茶,比知茶重要 40綜藝性的茶道是不是更討人喜歡 41誰來關心茶道藝術 42錯誤的傳授與學術自由 第二節 茶道藝術形式 1「茶道流派」的爭議 2“茶人”一詞的應用 3從技術到藝術的茶道四件事 4從泡茶師考試到茶湯欣賞會 5從茶思想研討課到茶藝術與美學 6從通俗茶道到純茶道 7 從純茶道到茶道藝術 8如何進入茶道藝術的領域 9自家泡茶師與職業泡茶師 10技術與藝術構成的茶道 11每次茶會是否要訂一個主題 12學習插花香道不是要用在茶席上 13品茗席上要不要很多解說詞 14品茗館專業泡茶席的設計 15要現場創作的茶道藝術 16將泡茶的功夫放在刀口上 17茶藝二字分開來解釋造成的為害 18茶藝與才藝 19茶道之美被欣賞的途徑 20茶道藝術與烹飪藝術 21茶道藝術與裝置藝術 22茶道藝術如何創作、誰來衡量 23茶道藝術裡的藝術如何形成 24茶道藝術要怎麼呈現 25茶道藝術家如何從事茶道藝術創作 26茶道藝術為何定位在泡茶、奉茶、品茶 27茶道兩張結構圖 28茶道的多元本質與流變 29茶道表演與茶藝歌舞 30茶道是透過正在沖泡的茶葉呈現 31茶道要有怎樣的禮儀形式嗎 32茶道要進入生命的核心 33茶道就是泡泡茶嗎 34茶道演示上常見的幾個現象 35茶道藝術的本體及其應用 36茶道藝術家與茶湯作品 37莫讓比賽規則改變茶道藝術的純度 38喝茶不要省略的三個項目 39喝茶時的說話與不說話 40誰是茶席上的主人 41論茶道的規則性與風格差異 42標準濃度+泡得精准=茶湯藝術性 第三節 茶道藝術內涵 1不是從泡好一壺茶做起,是一直在泡好一壺茶之中 2車輪式泡茶練習法 3用一套可見的方式詮釋茶道 4白毫烏龍(1998年茶)之茶法 5如何增進茶道演示的效果 6我走過的茶道之路 7我們高興看到的製茶過程 8把茶泡好的真諦 9把茶湯泡好才是享用茶道的途徑 10把愛放在茶上放在茶湯上 11時時養成正式泡茶的心態 12每次都是精準的茶湯與動作 13車輪式泡茶練習法落實泡茶能力 14泡茶過程與茶湯都是茶道藝術 15泡茶奉茶品茶如何晉升為茶道藝術 16泡茶的兩支指揮棒 17泡茶藝術 18這是賞茶的一條大道 19是愛泡茶還是愛喝茶 20為茶界修道者頒證 21埋頭進茶湯還是要遊走茶花間 22茶人體能檢查表 23茶人頌 24茶文化.茶道. 茶道藝術三條不同的道路 25茶文化裡有茶道、茶道裡有茶道藝術 26茶葉第二生命週期的五個生命狀態 27茶席設置的課程規劃 28茶庭的功能與設施 29茶葉的審評與欣賞是兩個態度 30茶道上純品茗的抽象之美 31茶道生命觀 32茶道藝術裡的美在哪裡 33茶道藝術的自白 34茶道藝術的創新要新在哪裡 35茶道裡的藝術內涵 36茶道的內涵 37茶道的重心在修身而不在茶嗎 38茶道的道是指泡茶奉茶喝茶的道 39茶道的獨特境界 -- 40茶道表演要看些什麼 41茶道思想與茶道意境解析圖 42茶道是透過正在沖泡的茶葉呈現 43茶道教室增開『茶文藝』課程 44茶道意境的產生 45茶道裡的無何有之鄉 46茶道裡的藝術內涵 47茶道藝術應歸為口鼻的藝術 48從泡茶師到茶道藝術家 49移愛入湯移愛入人 50喝茶享樂人 51喝茶的美在哪裡 52愛茶人是水的知己 53賞茶的幾大重點 54學老師的茶法,喝自己的茶湯 55尋找愛茶人 56純茶道 57“純茶道”的茶道藝術內涵分析 58純茶道解剖圖 59細說茶道的具體內涵 60賞茶、評茶、品茶 61賞茶心法 《茶之美,茶道藝術冊》跋
作者簡介 蔡榮章 1948年生,1978年進入茶界。從學習、研究茶葉以至進入茶界,與學校教育和家庭背景無關,純就「充實人們生活內容」這個念頭而起。 蔡榮章認為,在茶文化復興之時,要先思考好、先討論好應該怎麼做,為茶文化發展確定位置和方向,才能在原有基礎上進步。 蔡榮章的茶道體系由經線的茶葉、茶具、茶席、茶法、茶學、茶業、茶人、 茶會以及緯線的純茶道、茶與藝術、茶道美學、茶道內涵交織而成;他開發的事物與思想互相串連成一套縝密系統,主要研究三條脈絡即:茶與藝術、茶與茶業、茶道藝術家與茶會,是當代茶文化復興期具有深刻影響力的現代茶道思想家。 目前職務: 1.蔡榮章茶道思想研究所所長2022.07.01~ 2.天福茶博物院顧問2015.05.27~ 3.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執行長2004.11.13~ 經歷: 1.漳州科技職業學院茶文化研究所所長2013.07.01~2022.06.30 2.漳州科技職業學院教授2007.04.01~2022.06.30 3.臺北陸羽茶藝中心創辦總經理1980~2007 榮譽: 2020年百名「傑出中華茶人」(中華茶人聯誼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主辦)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