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16234846 |
定价 |
RMB49.00 |
售价 |
RM53.90 |
优惠价 |
RM40.43 * (-25%)
|
作者 |
(德)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薩維尼
|
译者 |
楊代雄 |
出版社 |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4-03-01 |
装订 |
精裝. 無. 213 页. 19.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薩維尼講義
序 言 / 18
第一部分 法學的絕對研究方法 / 22
緒論 / 22
一、法學的概念 / 22
二、關於法律科學的新視角 / 30
第一章 解釋:語文學視角下的法學 / 32
第一節 解釋的概念 / 32
第二節 解釋的三個要素 / 34
第三節 應用實例 / 36
第四節 解釋的最高任務 / 36
第五節 解釋的原則概說 / 44
第六節 民法解釋的批判性歷史概要 / 54
第二章 法學的歷史性研究 / 64
第一節 歷史的內在關聯性 / 64
第二節 歷史區分 / 68
第三節 法學與政治學、歷史學的關係 / 70
第三章 法學的體系性研究 / 74
第一節 什麼是體系 / 74
第二節 法體系的形式要素 / 76
第三節 關於擴張解釋與限縮解釋 / 84
第四節 哲學對法學的影響 / 102
第二部分 法學的文獻性研究 / 108
第一章 閱讀的原則 / 108
第一節 批判地閱讀 / 108
第二節 歷史地閱讀 / 110
第三節 把上述原則具體運用於文獻性研究 / 114
第二章 法學對文獻的需要 / 116
第一節 法學研究史 / 116
第二節 研究的成果:書籍知識 / 120
第三章 關於法律書典的詳細說明 / 126
第一節 民法領域的文獻 / 126
第二節 刑法領域的著作 / 156
第三部分 法學的學院性研究方法 / 172
一、書籍印刷術的發達對大學的影響 / 172
二、大學教學的目標 / 172
三、把上述理論運用於法學 / 176
四、現行大學體制下的法學研習 / 176
五、輔助手段 / 180
雅各布·格林筆記
序 言 / 19
第一部分 法學的絕對研究法則 / 23
緒論 / 23
一、法學是一門歷史性的科學 / 25
二、法學也是一門哲學性的科學 / 27
三、法學是歷史性科學與哲學性科學的統一 / 29
第一章 法學的語文性研究 / 33
第一節 解釋如何可能以及解釋的要素 / 33
第二節 解釋的最高任務 / 37
第三節 解釋的原則 / 45
第四節 解釋的歷史 / 55
第二章 法學的歷史性研究 / 65
第一節 歷史的內在關聯性 / 65
第二節 歷史區分 / 69
第三節 把法學運用於解釋政治與歷史 / 71
第三章 法學的體系性研究 / 75
第一節 什麼是體系 / 75
第二節 體系的邏輯媒介:形式 / 77
第三節 關於擴張解釋與限縮解釋 / 85
第四節 哲學對法學的影響 / 103
第二部分 法學的文獻性研究 / 109
第一章 閱讀的規則 / 109
第一節 批判地閱讀 / 109
第二節 歷史地閱讀 / 111
第二章 上述規則運用於法學研究的各個部分 / 117
第一節 法學研究史 / 117
第二節 書籍知識 / 121
第三章 關於法律書典的詳細說明 / 127
第一節 民法領域的文獻 / 127
第二節 刑法領域的著作 / 157
第三部分 法學的學院性研究方法 / 173
一、書籍印刷術的發達對大學的影響 / 173
二、大學教學的目標 / 173
三、法學課程計畫 / 177
四、現行大學體制下的法學研習 / 177
五、輔助手段 / 181
附錄一:法源索引 / 183
附錄二:人名索引 / 187
附錄三:術語索引 / 201
附錄四:格林兄弟生平簡表 / 211 |
|
|
|
|
|
|
|
|
|
|
|
|
|
|
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薩維尼(Friedrich Carl von Savigny,1779-1861)
德國19世紀偉大的法學家,1779年2月21日出生於法蘭克福,1861年10月25日逝世于柏林。先後執教于馬堡大學、蘭茨胡特大學、柏林大學,歷任柏林大學校長、普魯士樞密院法律委員、萊茵州控訴法院兼上訴審核院樞密法律顧問、普魯士國務兼司法大臣、內閣主席。最重要的著作包括《論佔有》《論立法和法學的當代使命》《中世紀羅馬法史》《當代羅馬法體系》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