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已不覆古典之貌,但“現代中國”就是中國當下的模樣嗎?古典中國如何演化為現代中國?中國進入“現代”會遵循一種通用的演化路徑,還是會變成一個相當特殊的例外?如果是例外,它又是如何發生的,它是否不可避免?
圍繞上述疑問與困惑,作者與十七位中外歷史學者探討了晚清以來的“現代”之路,從不同視角、不同立場重新審視“古今之變”,思考中國的過去、當下與未來。
這些話題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反覆討論,本書也難以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在充斥著悖論和扭曲的時代,在沈重歷史包袱和美麗新世界的纏繞下,這些飽含關懷與憂思的訪談必將啟發人們越過光怪陸離的表象,抵達更真實的歷史與現實。
編輯推薦
◎著名歷史學家葛兆光、許紀霖誠意推薦!
◎聚焦近現代中國轉型之路,匯集17位中外重要歷史學家的深切思考。
◎《東方歷史評論》《歷史學人》執行主編李禮對話17位著名歷史學家(按目錄順序):許宏、趙鼎新、許紀霖、佐藤慎一、楊奎松、謝泳、狹間直樹、張鳴、黃克武、高全喜、施耐德、羅新、盧漢超、章清、馬勇、梁治平、葛兆光。
◎本書訪談的學者不只限於歷史學家,也包括考古學家、社會學家、法學家等,但話題集中於百年以前的晚清近代史:中國與西方,救亡與啟蒙,問題與主義,激進與保守,傳統與現代,憲政架構與黨國體制,戊戌變法,太平天國,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北洋軍閥……共同構成所謂“古今之變”的主題,重新審視那些習以為常的歷史評價,思考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洞見頻出,警語不斷。
◎關於“現代中國”的種種困惑和疑問,本書難以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也許我們唯一可確定的是,這些話題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反覆討論,而這個時代的人也注定要背負不安,懷揣憂思,忐忑前行。但多位學者的不同視角和立場必將啟發人們越過光怪陸離的表象,激發我們對歷史和現實進行深層思考。
◎訪談不似正襟危坐的學術論著,其妙處在於不設門檻,能於問答之間輕松自然地呈現觀點與態度,通俗易懂,但意味深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