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導論/00 一、 “馬的法律”/00 二、 網路規制思想的“左、中、右”/00 三、 沙漏架構與分層控制/00 四、 重新理解架構問題/0 五、 本書的結構/0 第一部 分架構與生產 第一章 互聯網架構的非法興起/0 一、 引子/0 二、 互聯網“非法興起”的過程與實質/0 三、 浮現中的法律問題與後果/0 四、 框架的擴展適用/0 五、 結語/0 第二章 賽博空間架構的構成及其法律/0 一、 引子/0 二、 架構演進的邏輯/0 三、 架構橫向與縱向的基本維度/0 四、 架構的衍生維度/0 五、 結語/0 第三章 當架構變得智能/0 一、 引子/0 二、 架構理論中的人工智慧/0 三、 人工智慧與我們:從遊樂場/商場到工廠/0 四、 人工智慧如何(不正當)競爭/0 五、 智能架構的生長與法律保障/0 六、 結語/0 第四章 主權如何塑造網路架構/0 一、 主權與資訊基礎權力/0 二、 電信基礎設施發展簡史/0 三、 功能變數名稱與IP地址備案/0 第二部分 架構的微觀結構 第五章 架構中的微觀控制/生產機制/0 一、 引子/0 二、 連接點:帳戶、認證與識別/ 三、 作為生產資料的資料:生產與利用/ 四、 作為黑箱的演算法/ 五、 規訓:行為評分機制/ 六、 圍繞四要素開展的控制權博弈/ 七、 結語/ 第六章 塑造數字身份:通過帳戶的認證與識別/ 一、 引子/ 二、 數字帳戶的多重性質/ 三、 基礎身份認證的政治邏輯/ 四、 商業導向的數位身份識別/ 五、 結語/ 第七章 商業模式視角下的“資訊/資料”產權/ 一、 引子/ 二、 “資訊/資料”所有權與商業模式的關係/ 三、 形式法治:兩權分離如何發生/ 四、 新經濟如何要求對傳統資訊保護模式進行改造/ 五、 兩類資料資源池/ 六、 結語/ 第八章 從“治理軟體”到“通過軟體的治理”/ 一、 引子/ 二、 軟體架構與互聯網架構/ 三、 軟體保護的政治經濟學/ 四、 電腦病毒與資訊安全:創生性的後果/ 五、 結語/ 第九章 作為規則的演算法/ 一、 引子/ 二、 生產方式對演算法責任形態變化的影響/ 三、 演算法如何變成規則/ 四、 平臺發包制下的演算法規則/ 五、 結語/ 第十章 數字社會權力的來源:評分、演算法與規範的再生產/ 一、 引子/ 二、 理論分析框架:架構理論/ 三、 評分的商業起源:從市場到平臺/ 四、 社會信用建設:作為平臺的政府/ 五、 評分對其他權力機制的整合性影響/ 六、 結語/ 第十一章 線上聲譽系統:演進與問題/ 一、 引子/ 二、 線上聲譽機制的演進/ 三、 聲譽系統的失靈:炒信與歧視/ 四、 結語/ 第十二章 架構理論下的腦機介面技術/ 一、 引子/ 二、 從單一技術到生產方式變革/ 三、 腦機介面架構的微觀機制 / 四、 反思技術規制的研究路徑/ 五、 結語/ 第三部分 架構的未來 第十三章 網路安全、隱私與互聯網的未來/ 一、 引子/ 二、 誰保護賽博空間?/ 三、 誰保護用戶桌面?/ 四、 主要的法律爭議/ 五、 互聯網“入口”與新經濟的商業模式/ 六、 互聯網的兩種未來/ 七、 結語/ 第十四章 “3Q大戰”的遺產/ 一、 引子/ 二、 空間與數位圈地運動/ 三、 干擾、不相容與競爭秩序/ 四、 用戶主體性的削弱與重建/ 五、 結語/ 第十五章 架構的開放與封閉及其法律回應/ 一、 引子/ 二、 互聯網架構的生成和轉變/ 三、 法律如何回應架構的開放—封閉/ 四、 架構之間的互聯互通/ 五、 結語/ 後記/
胡淩 遼寧瀋陽人,北京大學法學院預聘副教授,香港大學法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法律理論和網路法。發表中英文論文八十餘篇,出版專著《探尋網路法的政治經濟起源》(2016)。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