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這是一本旨在研究中國訴訟社會史的論文集。有一些歐美學者認為,傳統中國社會不是植根於法律,而是建立在儒家倫理或禮治的基礎之上,甚至認為未曾存在過解決民事糾紛的法庭。 這是一種誤解。為了糾正這一誤解,中日兩國的相關學者深掘各種文獻資料,結合各個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民間生活狀態,闡釋了傳統中國作為訴訟社會的不同側面。 同時,本書還對中國歷史上訴訟的過程、訴訟對於民眾所具有的意義,以及歷代針對訴訟的頻發採取的應對之策進行了深入具體的研究。作為比較研究的物件,書中還考察了日本江戶時代的訴訟。
中文版序言 日文版序言 第一部 第一章 中國訴訟社會史概論 夫馬進 第二章 長沙東牌樓出土木牘與東漢時代的訴訟 籾山明 第三章 隋唐時期相州的司法與社會 ——“訴訟社會”成立的前提 遷正博 第二部 第四章 中國近世的親子間訴訟 水越知 第五章 為何要訴“冤” ——明代告狀的類型 谷井陽子 第六章 “鄉土社會”還是“好訟”社會? ——明清“好訟”社會之形成及其諸面相 陳寶良 第七章 把持與應差 ——從巴縣訴訟檔案看清代重慶的商貿行為 范金民 第八章 清代的京控 ——以嘉慶朝為中心 阿風 第九章 傳統中國行政訴訟的一個場景:民告官 ——以旌表烈婦和舉人身份問題為分析物件 伍躍 第十章 自理與解審之間 ——清代州縣層級中的命案處理實況 寺田浩明 第三部 第十一章 民國北京□□時期的覆判制度 田邊 章秀 第十二章 從民刑混沌到民刑分立 ——民國初期大理院民事審判法源 黃源盛 第四部 第十三章 官方對訴訟的立場與國家司法模式 ——比較法視野下清代巴縣錢債案件的受理與審判 王志強 第十四章 宣判之後 ——“訴訟社會”視角下的江戶時代 大平祜一 索引
夫馬進(1948一 ),日本歷史學家。1971年京都大學文學部畢業後進入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1974年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教,1979年起歷任富山大學人文學部講師、副教授。1987年起歷任京都大學文學部、文學研究科副教授、教授。2013年退休,現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主要著作有《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1997年,恩賜獎、日本學士院獎)、《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2015年,Paju Book Award著作獎、德川獎);編著有《增訂使琉球錄解題與研究》(1999年)、《燕行錄全集日本所藏編》(2001年合編)、《中國東亞外交交流史研究》(2007年);譯注有《乾淨筆譚》(朝鮮洪大容著,2016、2017年)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