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梅淑貞 9
輯一|梅枝集
築籬抑鏟籬 15
豈僅是飽暖 17
我對青春有悔 19
後盾 21
孤島不孤 23
近鄉情不怯 25
夢回學堂 27
金山浮雲 29
人世多荒謬 31
沉默是金否 33
煙花 35
宇宙的殘忍 37
向牆說 39
何故苦傷悲 41
男男女女 43
一生所求 45
跨一步便成天涯 47
關閉的神話 49
心是淨化場 52
念島 54
海內難存知己 57
假如張愛玲在吉隆坡 60
無常 63
傷河 66
人去情何在 68
越活越平庸 70
不滅 73
吾鄉 75
舊拾 77
生也有涯 79
肥貓 81
檳城一日 83
思考的自由 86
紅豆,陀螺,大風箏 89
裙帶帶來沒落 92
愛情巷 95
那些年那些節 98
我們還有救嗎? 101
紅樓續夢 104
從賣菜街到牛車水 107
曾是青春夢裡人 110
文章好與壞 113
檳城居真易 116
新舊關仔角 119
難得黑甜鄉 122
天堂陋巷 125
歷史的悲愴 128
戲班在流離 131
另一個世界 134
時代之結束 137
驚聞時中已湮滅 140
三十年後 143
冬獅 145
昔日王謝堂前燕 147
神遊古巴之後 149
魔窟 151
輯二| 算機與茶
彩衣 155
發刊詞 157
赴約難 159
省氣 161
體語 163
鞋子 165
名師之錯 167
向誰依靠 169
奶媽向何處尋 171
戰鬥 173
煮不煮 175
卿心是金 177
小型慈禧 179
忙中取樂 181
輯三|梅花觀
奇才 185
悲情歲月 187
冷氣房裡的春天 189
「寄自倫敦」的畫(上) 191
「寄自倫敦」的畫(下) 193
深情的回顧 195
戲院天堂 198
架上藏書未曾讀 203
美學導覽員 207
西廂驚艷記 211
八十年代的電影巴貝塔 215
不再思士 219
瘦來 221
他者 223
三歲定終生 226
忽爾七十 228
雙犬合璧 231
傷失 233
銀貨兩訖 236
一本故事書 239
童話 242
背書有功 245
好就好 248
婚禮賀詞 251
會哭的奧吉桑 254
個體蛋 256
也是作家 259
作者簽名 262
煮字是門好生意 265
少年同學 268
裴粉之旅 271
韓流蓋頂 274
一雜到底 277
鏤金刻玉好 280
什麼筆者 283
迷情漢奸 286
孔雀世家 289
海松列隊 292
雞飛雀走 295
貓工廠 298
雲中錦書 301
山埃行 304
群玉山頭見 307
老店新瓊安 310
師語錄 312
長益行 315
中古戰場 318
四合院的幽冥 321
屋脊上的雞 324
吉蔑之甜 326
樹洞和迴音牆 329
博物館迷 332
無數失去 335
修女史帝芬 338
寧波阿拉 340
三八這天 343
難為馬人 346
靈氣小印度 349
正邪十五碑 352
豬和美男 355
搶救靈秀地 358
上人在隔籬 361
奶白配橘紅 364
露啤和烘餅 367
闔家腐貴 370
變髮 373
髮不如雪 375
雞窩頭 378
淒涼架勢堂 381
菜店仔之衰 384
遊園不驚夢 387
後記|390
內文摘錄
01. 築籬抑鏟籬
第一次聽到「種族隔離政策」這個名詞是在課室裡,那是一九七零年,當時上的是普通試卷的課。我們那年是會考班,而普通試卷又是門包羅萬象的課,所以什麼都要懂,至於能吸收多少,則要看各人的努力與造化了。其實這個名詞早已在報紙上看到會拼寫了,待聽到班主任邱阿瑟念出來,才恍然大悟:「哎呀,原來是這樣讀的呀!」但是,羅德西亞與南非畢竟離我們太遠了。而在一般會考生的心中,什麼都比不上繼續升學重要。所以「種族隔離政策」只不過是另外一個發音怪異的名詞而已。
那年的理科一班,同學四十三人,只有一名是馬來女生。須記得,那是十七八年前,升學標準仍是以成績來作定奪的時候,固打制度仍未盛行。也是那個時候,我們還未嚐到種族歧視的滋味。所以我們下了課也玩在一起,譬如說留在學校裡打英式籃球,而另外的那支籃球隊則由文科班組成,其中那位叫西蒂的女生,專打中鋒,技術尤其刁鑽狠辣。可是大家都無所顧忌。然後的學院三年,我們都還不知道劃清界線——以種族而言,竟然是件可以叫人心碎的傷心事。
直到我出來工作,替公司填報官方的統計表格,看到僱員資料、管理層、資本等等都要依種族來劃分得一清二楚時,我才驚覺到,即使同是馬來西亞公民,我們還是有分別的。接下來的十多年,這種劃分界線的現象不但沒有緩和下來,反而越來越黑白分明。我可以舉個例子,一九八六年修改後的公司法令,將會促使種族極化的現象更加尖銳化。我記得去年年初看到修改法令下的新表格後,整顆心都涼了。我還覺得沮喪,當然還加上了憤怒。
當我們針對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發表最激烈抨擊的同時,甚至採取禁運禁通商的強硬態度,自己卻在國內歧視某些族群,甚至連企業拯救計劃也是根據種族來決策時,這豈不是講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南洋商報〈梅枝集〉,1987年9月6日
內文摘錄
02. 豈僅是飽暖
七八年前的某個黃昏,我們幾個學生在跟法文老師安德烈上課時,他忽然有興趣說起國際時事來。他說那個「食人魔王」波卡薩不知怎麼樣了。那天我早已看過報紙,便向老師提供最新的消息:他已經倒台了呀,是貴國昨天派兵去推翻他的寶座的。那年才二十六歲的安德烈,聽了眉毛馬上往上一揚:哦,被我們打倒了?Trs bien(好極了!)然後又擦擦掌,恨恨的哼一聲:「波卡薩」!我亦是滿懷歡欣,一臉喜色,雖然中非共和國離此何止一萬八千哩,但此種不止殺人如麻,還吃人的暴君早點完蛋,是全世界人民的福氣。而我也該沾上了這點福分。
可是我旁邊的女同學卻一臉茫然,轉頭問我誰是波卡薩!啊是,是有人從來不看報紙也不聽或看新聞廣播的。我的朋友,如果你從來都不關心太陽下的一切事物的話,這波卡薩與中非共和國可就說來話長了。當然她為自己的知識貧乏而作辯護:報紙是有看的,只是不看國際新聞吧了。
我的另一位朋友甚至還振振有詞的說:知道這麼多新聞有什麼好處,還不是更加煩惱?所以他索性不看報紙,雖然他家訂有兩份報紙,他是從來不去翻的。不過,電視錄影帶倒還天天看的。
我們的某位政治頭頭曾經說過:一般人民其實都很簡單,只要有吃有住,安居樂業,就會很快樂了。安居樂業,衣食充足,是每一個人的基本人權要求,但如果僅僅有此就滿足得不得了,甚至可以滿足到不去理會日下有無新事,這跟動物又有何分別?但我知道在很多種情況下,有很多人是希望你少管「閒事」的,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嚴重的大事暫且不提,只說一個小例:我鄰居是個馬來家庭,他們搬走後的第二天,我看到鄰近有個胖女人竟然到我隔鄰的空置房子來,把一些家具搬回家,我認為這是偷盜行為,便打電話通知另一個鄰居來查看。就這樣,我家就不由自主的多了一個「仇家」了。
南洋商報〈梅枝集〉,1987年10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