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插圖修訂第14版·簡明版)
|
|
|
|
|
|
|
|
|
ISBN |
9787559615657 |
定价 |
RMB58.00 |
售价 |
RM63.80 |
优惠价 |
RM47.85 * (-25%)
|
作者 |
羅奈爾得·B.阿德勒,拉塞爾·F.普羅科特
|
出版社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
2018-06-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84 页. 17.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作者投注多年的專業經驗,深入探討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踐。全書分為“看入人裡”“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間”三個部分:“看入人裡”主要探討了與溝通者有關的因素,說明了人際關係的本質,強調自我在溝通中的角色,並分析了知覺與情緒在溝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於溝通者之外的資訊的傳送與接收,分析了語言的運用和非語言線索的特徵,強調了傾聽的重要性;“看人之間”則主要討論了關係的演變過程,側重於親密關係的區辨,提出了改善溝通氛圍、處理人際衝突的各種溝通方法。
本書既關注有關人際溝通的理論介紹,也加入了豐富實用的閱讀材料。“技巧構建”版塊有助於讀者將習得的知識與技巧進行實際應用。超過50部熱門美劇、電影和真人秀的分析,可以讓讀者輕鬆印證每一章的溝通準則,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譯者序 1
第一章 人際溝通入門 1
1.1 我們為什麼要溝通 3
1.2 溝通的歷程 7
1.3 溝通的原則與迷思 14
1.4 社交媒介與人際溝通 18
1.5 如何成為溝通高手 22
第一部分 看入人裡
第二章 溝通和認同:自我的塑造與展現 37
2.1 溝通和自我 38
2.2 自我的展現:溝通作為認同管理 53
2.3 在關係中的自我坦露 62
2.4 自我坦露的替代選擇 71
第三章 知覺: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79
3.1 知覺歷程 81
3.2 影響知覺的因素 90
3.3 知覺的傾向 97
3.4 知覺檢核 101
3.5 同理心與溝通 104
第四章 情緒:感覺、思考和溝通 115
4.1 什麼是情緒 117
4.2 影響情緒表達的因素 120
4.3 情緒表達的原則 125
4.4 管理困擾的情緒 132
第二部分 看出人外
第五章 語言:障礙與橋樑 149
5.1 語言是符號 151
5.2 理解和誤解 152
5.3 語言的影響 159
5.4 性別與語言 170
5.5 文化與語言 174
第六章 非語言溝通:超越字詞之外的資訊 183
6.1 非語言溝通的特徵 185
6.2 影響非語言溝通的元素 193
6.3 非語言溝通的類型 196
第七章 傾聽:不只是聽見 213
7.1 傾聽的定義 215
7.2 傾聽過程的元素 217
7.3 傾聽的挑戰 219
7.4 傾聽反應的類型 226
第三部分 看人之間
第八章 溝通和關係的演變 243
8.1 我們為什麼要建立關係 244
8.2 人際關係的演變模式 250
8.3 關係的特性 262
8.4 對關係做溝通 263
第九章 人際溝通中的親密關係 271
9.1 關係中的親密 272
9.2 家人間的溝通 279
9.3 友人間的溝通 285
9.4 愛人間的溝通 291
9.5 改善親密關係 295
第十章 增進溝通氣氛 307
10.1 溝通氣氛和肯定資訊 308
10.2 防衛:原因與對策 316
10.3 保留面子 323
第十一章 處理人際衝突 341
11.1 衝突的本質 342
11.2 衝突的處理方式 346
11.3 關係系統中的衝突 354
11.4 衝突類型的變項 358
11.5 建設性處理衝突的技巧 362
出版後記 371
|
|
|
|
|
|
|
|
|
|
|
|
|
|
|
羅奈爾得·B·阿德勒,美國聖巴巴拉城市學院名譽教授,以溝通寫作為專業。除本書外,還著有六本書,主題涵蓋商務溝通、公共演講、小團體溝通、獨斷力以及社交技巧。在寫作和教學之外,他還幫助專業和商務人士改進他們在職場中的人際溝通技巧。
拉塞爾·F·普羅科特,美國北肯塔基大學教授。於1990年在一次溝通會議上與阿德勒相遇,兩人就使用故事片作為教學用具達成了共識。多年來,他們圍繞溝通這個主題廣泛撰寫文章、四處演講,並協作出版了許多教材。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