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100179003 |
定价 |
RMB55.00 |
售价 |
RM60.50 |
优惠价 |
RM45.38 * (-25%)
|
作者 |
周星
|
出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 |
2019-11-01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361 页. 14.7.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梳理了中國社會一個世紀以來有關中式服裝的各種社會動態和文化實踐。作者討論了長袍馬褂、中山裝、旗袍、新唐裝、新中裝、中式禮服等中式服裝百年來的演變軌跡及其社會文化意義,尤其關注了近年來在青年群體中興起的“漢服運動”,並對中式服裝的可能性進行了展望。中式服裝的譜系構成,反映了中國各路政治及知識精英的國民認同建構軌跡;而民眾的日常穿著實踐,亦指向確立中國人主體性身份認同的方向。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民族服裝與文化實踐
第一節 民俗服裝與民族服裝
第二節 民族服裝的場景或情境性
第三節 文化實踐與中式服裝的建構
第二章 中式服裝的誕生
第一節 長袍馬褂:清末的服裝文化遺產
第二節 曇花一現的“漢衣冠
第三節 民國服制與”中式服裝“的誕生
第三章 中山裝:西式服裝的”中國化
第一節 孫中山的民族服裝思想
第二節 中山裝的緣起與意義
第三節 中山裝:西式服裝的“中國化”
第四節 制服社會及其衰微
第四章 現代旗袍:中式服裝的“西化”
第一節 傳統旗袍與現代旗袍
第二節 流行的旗袍及其汙名化
第三節 現代旗袍:中式服裝的“西化”
第五章 新唐裝:小康社會的民族服裝
第一節 新唐裝的創制及形制
第二節 中式服裝在國際化場景的演出
第三節 新唐裝在時裝社會的意義
第六章 漢服:本質主義的言說
第一節 向歷史尋求依據的漢服
第二節 缺失、純粹性與本質主義
第三節 漢服內涵的複雜面向
第七章 漢服活動的模式化
第一節 自發性和草根性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 漢服活動的模式化
第三節 漢服“雅集”
第八章 漢服運動對漢服的建構
第一節 旨在建構漢服的實踐
第二節 禮儀化與舞臺化的漢服
第三節 建構漢服之“美”的路徑
第四節 從藝術人類學看漢服之美
第九章 互聯網、漢服社群與同袍
第一節 互聯網與漢服運動
第二節 作為亞文化社群
第三節 從漢服愛好者到同袍
第十章 漢服運動的挫折、成就與瓶頸
第一節 漢服實踐者面臨的挫折與衝突
第二節 漢服運動的進展與成就
第三節 漢服運動的瓶頸與問題
第四節 如何理解漢服運動
第十一章 包容、開放與實踐的中式服裝
第一節 何謂“新中裝
第二節 中國禮服
第三節 超越“國服”情結
第四節 重新定義“中式服裝”
結語
後記與鳴謝
|
|
|
|
|
|
|
|
|
|
|
|
|
|
|
周星
現任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交流學部教授、大學院博士課程指導教授、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所長;曾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主要著述有《史前史與考古學》(1992)、《民族學新論》(1992)、《民族政治學》(1993)、《境界與象徵:橋和民俗》(1998)、《鄉土生活的邏輯—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2011)、《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2016)等,並主編多種學術圖書。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