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上世紀90年代之後學界逐漸反思以西方為中心的範式,不再以啟蒙運動以來西方的“現代性”當作唯一的、普遍的生活模式,進而提出以中國為中心,探索現代性的他種可能。在此理念之下,中國現代性不但是一個現實的生活處境,有其內在的發展理路,也是中西歷史、文化交融互釋之產物。 本書以此為軸心,從典範轉移到具體個案,反省近三十年來的近代中國史學研究。 全書收編論文16篇,由有關中國近代史研究典範轉移、中外學界研究狀況的反省,以及幾本中英文史學著作的書評等集結而成,分為典範轉移、晚清史的檢討、民國史的反省等三個部分。以著作與議題作為切入點,本書通過觀察歷史研究的思路如何轉變,學者如何各顯神通拓展新局面,期待由此產生出新問題與新方法,為近代中國史研究提供借鑒。
典範轉移 “現代”觀念之源起與歷史研究的本土反思…………………… 003 前 言 ……………………………………………………………… 003 近代中國“現代”概念之起源 …………………………………… 005 現代化研究范式的建立 …………………………………………… 012 多元現代性的反思 ………………………………………………… 019 結 語 ……………………………………………………………… 025 從“文明”論述到“文化”論述:清末民初中國思想界的 一個重要轉折……………………………………………………… 027 前 言 ……………………………………………………………… 027 “文明”與“文明史” …………………………………………… 031 “文化”與“文化史” …………………………………………… 036 文明、文化與科玄論戰 …………………………………………… 044 結 論 ……………………………………………………………… 047 翻譯、啟蒙與中國現代性………………………………………… 049 前 言 ……………………………………………………………… 049 翻譯研究的兩種取徑 ……………………………………………… 051 廣告與翻譯 ………………………………………………………… 053 翻譯與啟蒙:魯迅 ………………………………………………… 059 翻譯與啟蒙:梁啟超 ……………………………………………… 061 翻譯與啟蒙:嚴複與新觀念、新語彙的譯介 …………………… 063 結 語 ……………………………………………………………… 068 從“士大夫”“士紳”到“地方精英”:二十世紀 西方漢學界對清末民初中國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 070 前 言 ……………………………………………………………… 070 “東方專制論”下的國家代理人 ………………………………… 073 艾伯華與士紳社會理論的建立 …………………………………… 075 對於明清士紳角色的辯論 ………………………………………… 076 施堅雅的理論架構與區域研究的興起 …………………………… 078 “孔飛力學派”與地方精英典範的形成 ………………………… 079 Esherick、Rankin與地方精英典範的建立 ………………………… 082 世俗化理論是否適用於近代中國?……………………………… 085 前 言 ……………………………………………………………… 086 何謂世俗化? ……………………………………………………… 088 世俗化概念是否適用於近代中國? ……………………………… 094 結 語 ……………………………………………………………… 104 建立史學典範的一個努力:論余英時《史學評論》 “代發刊辭”……………………………………………………… 106 晚清史的反省 經世文編與中國近代經世思想研究……………………………… 125 前 言 ……………………………………………………………… 125 “經世文編”簡介 ………………………………………………… 127 “經世文編”思想內涵之分析 …………………………………… 135 研究方法的反省 …………………………………………………… 142 研究展望 …………………………………………………………… 145 清代考證學的淵源──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 147 評介倪德衛《章學誠的生平與思想(1738—1801)》……………… 169 評柯文著《歷史中的三個基調:作為事件、經驗 與神話的義和團》………………………………………………… 182 前言:著述背景 …………………………………………………… 182 理論架構 …………………………………………………………… 188 實例展演 …………………………………………………………… 193 反省與評估 ………………………………………………………… 198 文格德與西方眼中的中國形象:論《一個騎士在中國》……… 206 評潘英著《革命與立憲》………………………………………… 214 民國史之檢討 從晚清看辛亥革命………………………………………………… 223 序 言 ……………………………………………………………… 224 思想動員:辛亥革命的思想根源 ………………………………… 225 革命黨與立憲派共造共和大業 …………………………………… 232 辛亥革命的意義:代結論 ………………………………………… 237 評劉禾著《跨越語際的實踐:1900至1937年間 中國的文學、民族國家文化與被翻譯的現代性》……………… 238 胡適檔案與胡適研究……………………………………………… 251 前 言 ……………………………………………………………… 251 胡適紀念館藏檔案簡介 …………………………………………… 256 穿透迷霧:如何利用胡適檔案從事胡適研究 …………………… 264 以胡適檔案解決問題的一個案例:陳之邁致胡適函 …………… 271 結 論 ……………………………………………………………… 277 記憶、認同與口述歷史…………………………………………… 279 前言:眾聲喧嘩的歷史場景 ……………………………………… 279 口述歷史所面臨的困難 …………………………………………… 281 口述訪問工作的社會面向 ………………………………………… 283 集體記憶理論對口述工作之啟示 ………………………………… 284 歷史記憶與現實利益之幹擾 ……………………………………… 286 口述記錄之挑戰:從語言到文字 ………………………………… 287 結 語 ……………………………………………………………… 290
黃克武,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現任該所特聘研究員,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清末民國思想史、政治史與明清文化史。 主要著作包括《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1994)、《自由的所以然:嚴複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1998)、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2008)、《惟適之安:嚴複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2010)、《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2013)、《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欲與身體》(2016)、《顧孟余的清高:中國近代史的另一種可能》(2020)等;並編有《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2003)、《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與王建朗合編,2016)等十餘部著作。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