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54616130 |
定价 |
RMB138.00 |
售价 |
RM151.80 |
优惠价 |
RM113.85 * (-25%)
|
作者 |
馮友蘭
|
出版社 |
古吳軒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1-01-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784 页. 19.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此中国简体书,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不含调货时间)。抱歉!目前无开放空运服务。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是馮友蘭于1928年到清華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期間所寫(1931年、1934年分別完成《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後作為大學教材)該書以“釋古”的態度來寫中國哲學史,得到了陳寅恪、金嶽霖這兩位審閱人的高度評價,被稱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
馮友蘭北大哲學系畢業,又赴美師從杜威。他站在中西方、傳統與現代的交匯處,用西方的哲學概念、系統地運用新方法來重構中國哲學:分子學時代-經學時代上下兩編,從孔子到康有為,架構起中國兩千多年來清晰的中國哲學發展脈絡,把中國幾千年來偉大的思想一一展現於世。是一部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上冊
第一篇 子學時代
第一章 緒論
(一)哲學之內容 003
(二)哲學之方法 005
(三)哲學中論證之重要 006
(四)哲學與中國之“義理之學” 006
(五)中國哲學之弱點及其所以 007
(六)哲學之統一 010
(七)哲學與哲學家 011
(八)歷史與哲學史 012
(九)歷史與寫的歷史 014
(十)敘述式的哲學史與選錄式的哲學史 016
(十一)歷史是進步的 017
(十二)中國哲學史取材之標準 018
第二章 泛論子學時代
(一)子學時代之開始 020
(二)子學時代哲學發達之原因 021
(三)子學時代之終結 027
(四)古代大過渡時期之終結 028
(五)古代著述體裁 030
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時之宗教的哲學的思想
(一)鬼神 032
(二)術數 035
(三)天 038
(四)一部分人較開明之思想 039
(五)人之發現 040
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一)孔子在中國歷史中之地位 048
(二)孔子對於傳統的制度及信仰之態度 055
(三)正名主義 060
(四)孔子以述為作 063
(五)直、仁、忠、恕 066
(六)義利及性 072
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一)關於墨子之考證 075
(二)《經》《經說》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時代 078
(三)墨者為一有組織的團體 079
(四)墨子哲學為功利主義 081
(五)何為人民之大利 084
(六)兼愛 087
(七)宗教的制裁 091
(八)政治的制裁 094
(九)餘論 097
第六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學
(一)孟子之抱負及其在中國歷史中之地位 099
(二)孟子對於周制之態度 101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經濟制度 103
(四)性善 109
(五)孟子反功利 115
(六)天、性及浩然之氣 116
第七章 戰國時之“百家之學”
(一)楊朱及道家之初起 120
(二)陳仲子 128
(三)許行、陳相 128
(四)告子及其他人性論者 129
(五)尹文、宋131
(六)彭蒙、田駢、慎到 136
(七)騶衍及其他陰陽五行家言 142
第八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學
(一)老聃與李耳 149
(二)《老》學與莊學 151
(三)楚人精神 153
(四)道、德 155
(五)對於事物之觀察 158
(六)處世之方 161
(七)政治及社會哲學 163
(八)《老子》對於欲及知之態度 165
(九)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會 167
第九章 惠施公孫龍及其他辯者
(一)辯者學說之大體傾向 169
(二)惠施與莊子 171
(三)《天下篇》所述惠施學說十事 174
(四)惠施與莊子之不同 177
(五)公孫龍之“白馬論” 179
(六)公孫龍所謂“指”之意義 181
(七)公孫龍之“堅白論” 182
(八)公孫龍之“指物論” 184
(九)公孫龍之“通變論” 186
(十)“合同異”與“離堅白” 188
(十一)《天下篇》所述辯者學說二十一事 189
(十二)感覺與理智 193
第十章 莊子及道家中之莊學
(一)莊子與楚人精神 195
(二)道、德、天 196
(三)變之哲學 199
(四)何為幸福 199
(五)自由與平等 203
(六)死與不死 207
(七)純粹經驗之世界 210
(八)絕對的逍遙 213
(九)莊學與楊朱之比較 214
第十一章 《墨經》及後期墨家
(一)戰國時墨家之情形 216
(二)《墨經》中之功利主義 218
(三)論知識 221
(四)論“辯” 226
(五)《墨經》中“同異之辯” 231
(六)《墨經》中“堅白之辯” 233
(七)《墨經》對於其他辯者之辯論 237
(八)《墨經》對於兼愛之說之辯護 239
(九)對於當時其餘諸家之辯論 241
第十二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學
(一)荀子之為學 245
(二)荀子對於孔子、孟子之意見 246
(三)荀子對於周制之意見 247
(四)天及性 249
(五)荀子之心理學 252
(六)社會國家之起源 256
(七)禮論、樂論 258
(八)王霸 259
(九)正名 262
第十三章 韓非及其他法家
(一)法家之學與當時社會政治經濟各方面之趨勢 269
(二)法家之歷史觀 272
(三)法家之三派 273
(四)三派與韓非 274
(五)法之重要 275
(六)正名實 277
(七)嚴賞罰 279
(八)性惡 280
(九)無為 282
(十)法家與當時貴族 285
第十四章 秦漢之際之儒家
(一)關於禮之普通理論 287
(二)關於樂之普通理論 291
(三)關於喪禮之理論 293
(四)關於祭禮之理論 297
(五)關於婚禮之理論 301
(六)關於孝之理論 303
(七)《大學》 307
(八)《中庸》 313
(九)《禮運》 319
第十五章 《易傳》及《淮南鴻烈》中之宇宙論
(一)《周易》之起源及《易傳》之作者 320
(二)八卦及陰陽 322
(三)宇宙間諸事物之發展變化 327
(四)宇宙間事物變化之迴圈 328
(五)易象與人事 329
(六)《淮南鴻烈》中之宇宙論 334
第十六章 儒家之六藝論及儒家之獨尊
(一)儒家之六藝論 338
(二)儒家所以能獨尊之原因 340
附 錄
審查報告一
審查報告二
下冊
第二篇 經學時代
第一章 泛論經學時代
第二章 董仲舒與今文經學
(一)陰陽家與今文經學家 007
(二)陰陽家思想中之宇宙間架 008
(三)董仲舒在西漢儒者中之地位 011
(四)元、天、陰陽、五行 012
(五)四時 014
(六)人副天數 018
(七)性情 020
(八)個人倫理與社會倫理 022
(九)政治哲學與社會哲學 027
(十)災異 031
(十一)歷史哲學 032
(十二)《春秋》大義 037
第三章 兩漢之際讖緯及象數之學
(一)緯與讖 044
第二篇 經學時代
目錄(二)所謂象數之學 045
(三)陰陽之數 048
(四)八卦方位 050
(五)卦氣 053
(六)孟喜、京房 054
(七)音律配卦 058
(八)其他緯書 060
(九)陰陽家與科學 063
第四章 古文經學與揚雄、王充
(一)“古學”與劉歆 064
(二)揚雄 065
(三)王充 073
第五章 南北朝之玄學(上)
(一)玄學家與孔子 083
(二)何晏、王弼及玄學家之經學 084
(三)阮籍、嵇康、劉伶 091
(四)《列子》中之唯物論及機械論 095
(五)《楊朱篇》中放情肆志之人生觀 096
第六章 南北朝之玄學(下)
(一)向秀與郭象 104
(二)“獨化” 105
(三)宇宙間事物之關係 108
(四)天然及人事之變化 109
(五)“無為” 111
(六)聖智 113
(七)“逍遙” 116
(八)“齊物” 118
(九)“至人” 121
第七章 南北朝之佛學及當時人對於佛學之爭論
(一)中國佛學與中國人之思想傾向 124
(二)佛家與道家 125
(三)“六家七宗” 128
(四)僧肇所講世界之起源 135
(五)僧肇之不真空義 137
(六)僧肇之物不遷義 137
(七)僧肇所說之聖人 139
(八)僧肇之般若無知義 141
(九)道生之頓悟成佛義 142
(十)當時對於神滅神不滅之辯論 149
第八章 隋唐之佛學(上)
(一)吉藏之二諦義 154
(二)玄奘之《成唯識論》 156
(三)法藏之《金師子論》 176
第九章 隋唐之佛學(下)
(一)天臺宗之《大乘止觀法門》 188
(二)慧能、神會、宗密 202
第十章 道學之初興及道學中“二氏”之成分
(一)韓愈 223
(二)李翱 225
(三)道學與佛學 230
(四)道教中一部分之思想 231
(五)道教中之科學精神 234
第十一章 周濂溪、邵康節
(一)周濂溪 236
(二)邵康節 242
第十二章 張橫渠及二程
(一)張橫渠 256
(二)程明道與程伊川 266
第十三章 朱子
(一)理、太極 285
(二)氣 290
(三)天地人物之生成 293
(四)人物之性 296
(五)道德及修養之方 300
(六)政治哲學 302
(七)對於佛家之評論 304
第十四章 陸象山、王陽明及明代之心學
(一)陸象山 308
(二)楊慈湖 312
(三)朱陸異同 315
(四)朱子以後之理學 319
(五)陳白沙與湛甘泉 320
(六)王陽明 322
(七)王龍溪及王心齋 336
第十五章 清代道學之繼續
(一)漢學與宋學 340
(二)顏李及一部分道學家 341
(三)戴東原 351
第十六章 清代之今文經學
(一)清末之立教改制運動 364
(二)康有為 365
(三)譚嗣同 372
(四)廖平 378
(五)經學時代之結束 385
附錄
第二篇 第五章 異文
第五章 南北朝之新道家(上)
(一)玄學與孔子 388
(二)名理 392
(三)王弼 394
(四)《列子》中之唯物論及機械論 400
(五)《列子·楊朱》篇中之快樂主義 402
|
|
|
|
|
|
|
|
|
|
|
|
|
|
|
馮友蘭(1895—1990)
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師從杜威。1952年後一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長期從事哲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座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樑”,也是我國20世紀最負盛名並贏得崇高國際聲譽的哲人,被譽為“現代新儒家”。其成就可歸為一句話:三史釋古今,六書紀貞元。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國哲學簡史》(英文)《貞元六書》(《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馮友蘭幾乎歷經近中國一個世紀的世事變遷,人世滄桑,對中國哲學研究的貢獻無人可代。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