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公法原理
|
|
Brownlie’s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
|
|
|
|
|
|
|
|
ISBN |
9786263931480 |
定价 |
NT950 |
售价 |
RM148.40 |
作者 |
詹姆士.克勞佛
|
译者 |
王震宇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24-04-1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032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布朗利之《國際公法原理》(Brownlie's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於 1966 年初版問世,從第一版到第九版橫跨半個世紀,一直深深影響國際公之研究與適用。布朗利教授於書中極力主張「國際公法」作為一個「學科體系」之概念,並將其內涵架構、國家相互間以及與其他實體間的法律互動,提升至國際體系脈絡之思維向度,建構出基於國家與其他實體之間於國際層次的關係。在 1960 年代的英國法律學界,乃至於各國之法律實踐,皆為當時一項創舉。
英文原書在布朗利教授過世後,自第八版起接續由其門生詹姆斯.克勞佛(James Crawford)教授執筆撰寫。第九版於2019年由英國牛津出版社出版,問世後不久,克勞佛教授病逝於荷蘭海牙國際法院法官之任內。布朗利及克勞佛二位作者皆可謂「客觀實證主義者」(Objective Positivist),強調基於國際交往之客觀事實以形成國際法,並盡力考慮不同地緣國家之觀點,並非僅僅做為西方論述之代言人而已。
本書作為國際法領域之經典著作,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各地師生及國際執業律師之基本國際公法教科書。本書係以偏重於大陸法系的法學理論紮實論述,內容以單元章節論述方式書寫,系統性介紹國際法原理之單冊書籍,藉以建構國際公法之體系脈絡,以及援引國際法原則及學理適用。全書層次井然、結構嚴謹、涵蓋廣闊,不僅側重於國際條約之釋義,更輔以國際習慣及重要實踐案例作為說明舉例,建立起本書於當代國際法上崇高之歷史地位,本譯注專書為繁體中文唯一譯本。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部分 總 則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國際法之淵源
第三章 國際法與國內法之關係
第二部分 法律人格與承認
第四章 國際法之主體
第五章 國家地位之建立與發生
第六章 國家和政府之承認
第七章 國際組織
第三部分 領土主權
第八章 領土之政府機構形態
第九章 領土主權的取得與移轉
第十章 領土之狀態:延伸問題
第四部分 海洋法
第十一章 領海與其他海域
第十二章 海域劃界及其相關問題
第十三章 海域跨境與公海制度
第五部分 環境與自然資源
第十四章 共同空間及自然資源之合作利用
第十五章 環境保護之法律問題
第六部分 國際協議
第十六章 條約法
第十七章 外交與領事關係
第十八章 單方行為、默認及禁反言
第十九章 權利與義務之繼承
第七部分 國家管轄權
第 二十 章 主權與國家平等
第二十一章 管轄權限
第二十二章 外國之特權與豁免
第八部分 國籍與其相關概念
第二十三章 國籍關係
第二十四章 法人及資產之國籍問題
第九部分 責任法
第二十五章 國際責任之條件
第二十六章 國際不法行為之結果
第二十七章 多邊公共秩序及其責任議題
第十部分 個人與團體之保障
第二十八章 國際最低標準:外交保護與投資保障
第二十九章 國際人權
第 三十 章 國際刑事司法
第十一部分 爭 端
第三十一章 求償程序
第三十二章 國際爭端之第三方解決
第三十三章 國家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脅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詹姆士.克勞佛(James Crawford)
為國際法院法官,曾任劍橋大學惠威爾國際法講座教授(Whewell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law)、劍橋大學耶穌學院院士。榮獲日內瓦大學授予內西姆.哈比夫世界獎(Nessim Habif),美國國際法學會授予哈德遜獎章(Hudson Medal)。
譯者簡介
王震宇(Blake Chen-Yu Wang)
為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美國美利堅大學法學博士。曾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勞派特國際法研究中心(Lauterpacht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Law)訪問學者。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