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美國《科學人》得獎記者用大量科學證據說話,教你如何避免把孩子養成混蛋屁孩。 ★「研究案例、問題癥結、科學數據、妙招建議」四大方向全面解析;「霸凌、性別、說謊、抗壓……」十一個重要教育議題;培養孩子成為善良、有同情心的大人。 ★讓霸凌、歧視等負面行為到此為止;讓下一代用誠實、自信、同理心,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教養就像是一個銀行帳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就存款,累積戶頭的總金額。發生突發事件時,我們可能暫時無法再存入款項,但孩子也不至於無錢可領。 ★一本絕對幽默詼諧、邏輯清楚且本於科學大數據的教養指南★ ★從學齡前到青少年都適用的善良孩子養成計畫★ 梅琳達.溫納.莫爾(Melinda Wenner Moyer)是多次獲獎的科學記者,也是一個男孩與一個女孩的母親。她常常被問到各式各樣的教養問題:該怎麼進行如廁訓練、何時/要不要打疫苗、如何讓孩子睡過夜等等。但隨著梅琳達的孩子年紀漸長,她發現有個很重要的教養領域被忽略了,幾乎找不到任何相關建議,也就是「要如何不把孩子養成混蛋/小屁孩?」 我們如何避免孩子成為霸凌者、厭女者、自戀者、3C成癮者; 盡量培養孩子善良、誠實、慷慨等良善的品德? 在社群媒體、新聞報導、甚至是高層政府機關的推波助瀾下,孩童愈來愈常接收到的訊息是:自私殘忍、粗魯無禮哪有什麼關係。青少年與兒童的仇恨犯罪率日漸攀升,與此同時青少年的同理心也日漸降低。當然,我們都明白孩子有能力展現強烈的同理心、抗壓韌性與行動力,也希望自己帶大的孩子有能力打造更好的未來,但該如何付諸實行? 於是,她決定自己寫一本。經過多方考證,以科學證據為依歸,為教養議題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甚至是難以想像的全新觀點,從幼兒到青少年皆受用。 比起教育孩子說謊的負面後果,告訴他們誠實的好處反而能讓孩子收穫更豐; 就平均數據而言,讓孩子長使用電子產品的危險程度,可能跟讓他們吃馬鈴薯或戴眼鏡差不多; 流傳百年的佛洛伊德學派認為孩子會爭吵是出於兄姊的忌妒,但近代研究指出許多兄姊並不特別討厭弟妹。 梅琳達亦精準指出許多問題,不是目前沒有遇到,就代表不存在,即使再難以啟齒,仍應及早培養相關觀念,例如: 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在學校遭受霸凌,但是卻未曾想過孩子也有可能霸凌別人;研究指出,有過霸凌行為的孩子中,只有百分之二的家長知曉孩子的霸凌行為。 家長總是擔心子女過早進行性行為,或是未婚懷孕,但研究指出,家庭與校園教育對於性知識總是草草帶過或避而不談,大約有四分之三的美國年輕女性在十八歲之前不曾透過父母學習性或節育的相關知識。 全書以清晰的架構寫成,每一章節分為「研究案例、問題癥結、科學數據、妙招建議」,最後還有重點回顧,涵蓋霸凌、性別主義、說謊與欺騙、抗壓與自信……等十一個重要教育議題,幫助你培養孩子良善的品德。 教養是雙向學習,不只是孩子,家長也會時不時犯錯,你愈正向堅定,孩子愈溫柔自律。 「其實,無論我們的知識有多豐富,或是心態有多麼謹慎,都無法保證每次都能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特別是在遇到了困難時更是如此。但是教養就像是一個銀行帳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就存款,累積戶頭的總金額。發生突發事件時,我們可能暫時無法再存入款項,但孩子也不至於無錢可領。我們對孩子用心投資,就是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為他們指引方向、培養他們的抗壓韌性,幫助他們化解人生難題。」 即使遍訪專家建議,作者也並不以成功權威自詡,身為人母,舉凡書中提及種種教育議題,梅琳達幾乎都曾經摔得鼻青臉腫,成了錯誤示範;但這沒關係,教養是雙向學習,我們應該對犯了錯的自己展現同理心,正如同我們對犯了錯的孩子展現同理心,「保持良好互動」,持之以恆、勇於認錯修正,一定可以漸入佳境,將孩子養成自己也會想要與之結交的成人,不一定他們有天會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喔。
導讀 接納情緒的能力,對小孩很有影響力/楊鎮宇 耐心陪伴,屁孩終會蛻變成比我們更好的大人/諶淑婷 引言 第一部分 人格特質 第一章 「我才是主角!」 ──如何教出不(過度)自私的孩子 第二章 「太難了。」 ──如何教出積極進取、抗壓韌性強、自動自發的孩子 第三章 「你是笨蛋醜八怪!」 ──如何教出不霸凌別人,還會幫助受害者的孩子 第四章 「真的啦,該死!」 ──如何教出(在重要場合)不會說謊話和髒話的孩子 第五章 「女生不可以這樣。」 ──如何教出不會性別歧視的孩子 第六章 「我最棒。」 ──如何教出自信卻不自戀的孩子 第七章 「她皮膚髒髒的。」 ──如何教出不會種族歧視的孩子 第二部分 教養策略 第八章 「不要逼我!」 ──塑造行為與價值觀 第九章 「我恨弟弟。」 ──促進手足和睦 第十章 「iPad呢?」 ──管理電子產品、遊戲和社群媒體 第十一章 「摸了會變大耶!」 ──跟孩子談論性與色情資訊 後記 致謝 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梅琳達.溫納.莫爾(Melinda Wenner Moyer) 美國《科學人》雜誌的特約編輯,曾多次獲獎,同時也是《紐約時報》的每週專欄作家,以及紐約大學「阿瑟・L・卡特新聞學院」的教職員。《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是她的第一本書,已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並榮獲2022年「活在當下書籍獎」金獎(Living Now Book Awards)。 梅琳達本身育有二個孩子(一男一女),讓她在諸多育兒議題上都有親身經歷,對於家長的難處更能感同身受。再加上她在科學與健康領域多年的報導經驗,因此能夠根據可靠且適當的科學研究數據,提供直指核心、實際可行的應用策略。 譯者簡介 黃逸涵 外語系、翻譯研究所畢業,靠著強調「譯者隱形」的本地化產業餬口,認為名字能印在出版物上就算美夢成真了。譯有《一九一九,日本與中國:杜威夫婦的遠東家書》(合譯)、《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