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學世紀之問:改革開放初期與內地交流的人和事
|
|
HKU in the Early Day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
|
|
|
|
|
|
|
|
ISBN |
9789620452789 |
定价 |
NT760 |
售价 |
RM118.80 |
优惠价 |
RM105.73 *
|
出版社 |
三聯
|
出版日期 |
2024-03-12 |
装订 |
平裝. 雙色印刷. 400 页. 22.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3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大學見證了內地的發展,受益於與內地的交流,也作出貢獻,推動國家的學科發展,為兩地培育人才。鑑於這段歷史還沒有完整的記載,本書收集並梳理了多方來源、碎片化的信息,並對當年教授進行深度訪談,回顧港大在改革開放初期(1978-1992)與內地大學和產業的互動,重組歷史真貌。本書也從側面反映改革開放早年,內地在醫學、工程、文史、教育、建築、社會工作、法律和城市規劃等八個領域的發展。
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港大在1911年創校的使命「為中國而立」,百年以來引起爭論不休,本書刻劃了18位上世紀80年代推動和主持交流
的學者和校友群像,並透過和他們有關的人與事,為這「世紀之問」作出解讀。
名人推薦
本書的人物訪談, 和對港大百年起伏的綜述,填補了一段重要歷史時期的空白。本書確立了港大「為中國而立」的使命;書中人物的事蹟,就是這理念的體現。 作為一所國際化的大學,港大為中國而立、也是為香港這個地方而立。面向21世紀,我們正要砥礪前行,《香港大學世紀之問》為此征途提出了新角度、新視野。——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
|
|
|
|
|
|
|
|
|
|
|
|
|
|
|
目錄
解讀港大「世紀之問」(代序)
第一章 醫療篇
人物
梁智鴻:外科金刀崎嶇的北上之路
周肇平:長懷不忍之心的骨科醫生
陳鴻霖:從植物學到疫苗創新
紀事
承先啟後 治病救人
第二章 工程篇
人物
張佑啟:棄醫從工 鑄成大師
李焯芬:悲智願行 整治險峻山河
楊佰成:內地電氣化的見證人
紀事
科研培訓 開山闢地
第三章 文史篇
人物
趙令揚:笑談歷史 杯酒當歌
紀事
群賢畢集 啟迪新思維
滴水穿石 展現人文學科軟力量
第四章 教育篇
人物
程介明、白傑瑞:奔波大江南北 為教育獻策四十載
紀事
百年求索 春風化雨
第五評 建築篇
人物
黎錦超:文藝復興型的知識分子院長
紀事
與國際接軌 重啟建築教育
第六章 社工篇
人物
周永新、陳麗雲、梁祖彬:源自社會深層的感悟
紀事
專業社工教育從零跨越
第七章 法律篇
人物
何美歡:她為國家做學問
紀事
應回歸呼喚 共建法律框架
第八章 城規篇
人物
郭彥弘、葉嘉安:爲城規教育開闢新版圖
紀事
新興專業面向急劇建設需要
第九章 拓荒者
人物
朱裕倫:乘著資訊的翅膀飛躍
施能自:香港仔內地紮根30年
附錄一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支持香港大學和內地交流活動的捐贈者和機構名錄
附錄二 參考書目
附錄三 感謝 |
|
|
|
|
|
|
|
|
|
|
|
|
|
|
編者簡介
陳婉瑩
新聞和傳媒教授、獲獎記者、資深傳媒人;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創辦人及總監(1999-2016);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首屆畢業生,曾任港大學生會會刊《學苑》總編輯,推動校政改革;在紐約市中英媒體從事新聞工作21年,1998年回港受聘為港大教授,創辦新聞課程;現從事寫作、媒體創新和數碼化轉型、風險管理傳播諮詢及跨界義務工作,扶掖後進不懈。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