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的N次方.第一冊:解嚴後1987、88年農民運動
|
|
|
|
|
|
|
|
|
ISBN |
9786269814602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2.57 *
|
作者 |
林純美,黃仁志
|
出版社 |
前衛
|
出版日期 |
2024-03-20 |
装订 |
平裝. 全彩印刷. 120 页. 29.7.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电子书试读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詳細講述解嚴後臺灣農民運動始末。
從最初因美國水果大量傾銷臺灣,山城農權會在1987.12.08發動第一場農民上街抗議,喊出「臺灣不是美國的殖民地」,到1988年元旦的北高兩地賤賣農民、冬季的學生農村生活營,再到3.16農運第一次全臺灣農民大集結的反美示威,以及4.26農運發出「老農不死,也絕不凋零!」的驚天怒吼,延續至5.16農運流血爭取全面實施農民保險,最終在5.20農運爆發2.28事件以來最激烈的街頭流血衝突,風起雲湧的大規模農民運動戛然而止,及至6.28農運分裂,同一天成立了兩個農民聯合組織。
除了具有史料價值的文字外,本書也大量收錄當時優秀的攝影記者所留下的作品,透過這些深具時代感的珍貴影像,讀者能進一步體會當時臺灣街頭運動的氛圍,眼前雖有鎮暴警察打人抓人的肅殺,農民卻也勇敢踏上街頭喊出自己的心聲。
本書還特別側重於農運中客家人所扮演的角色,並就其中關鍵的人物,另撰專文介紹生平事蹟。透過這些詳細的紀錄,除了清楚還原解嚴初期農運與客家人所具有的密切關聯外,也有力的揭示了臺灣農民運動絕不等同於5.20農運! |
|
|
|
|
|
|
|
|
|
|
|
|
|
|
目錄
發行人的話/稻草人基金會董事長 林豐喜
壹、前言/黃仁志
貳、12.08 農運/林純美
一、12.08 行動
二、12.14 立院審查會
三、山城農權會記事
參、1988 元旦賤賣農民/林純美
一、賤賣農民臺北場
二、賤賣農民在高雄
肆、1988 冬季農村生活營/林純美
伍、3.16 農運/林純美
一、3.16 行動
二、3.03 籌備會
三、3.11 行前會
陸、4.26 農運/林純美
一、4.26 行動
二、4.26 行動籌備會
三、4.26 行動行前會議
四、全國農權會籌組緊鑼密鼓
柒、5.16 農運/林純美
一、5.16 行動
二、5.16 之後立法院對農民保險的協商
捌、5.20 農運/林純美
一、5.20 事件
二、5.20 事件後各地農權會狀況
三、血的事實:5.20 事件中的記者
四、林國華:五二○的真相只有我知道
五、林豐喜:五二○為臺灣農運畫下休止符
玖、農運分裂/林純美
一、「臺灣農民權益促進會聯盟」成立
二、「臺灣農權總會」成立
三、5.12 全臺第一家農民服務中心成立
「臺灣農民聯盟」召開第一次籌備會
四、6.12「臺灣農民聯盟」召開第二次籌備會
第二家農民服務中心在新竹成立
五、社會運動工作室──農盟後勤總部
六、美國在臺協會與農盟的「非官方」第一次接觸
拾、農運客家身影/林純美
劉南熾──農民運動急先鋒
胡壽鐘──為弱勢農民發出第一聲
王昌敏──農民運動的最佳協調者
林豐喜──為人生寫下一頁傳奇的農運領袖
馮清春──天地瀟灑 無鋤老農
黃文淵──客家運動就是工農運動
黃邦政──新竹農權會的大檔頭
黃興東──膽識過人 硬頸硬骨的世家子弟
拾壹、農民運動訴求的實現/黃仁志
一、全面實施農民健康保險
二、肥料自由買賣
三、增加稻穀計畫收購價格及面積
四、廢除農會總幹事遴選
五、農田水利會納入政府編制
六、開放農地自由買賣
七、成立農業部
別冊/解嚴後農民運動影像紀實
附錄/ 1987 ∼ 1988 年農民運動大事記/林純美
後語/林純美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林純美
1950年出生,臺北市松山人。曾任職劉榮凱創辦電影雜誌《400擊》。
在吳祥輝創辦的黨外雜誌《第一線》《自由台灣》《民進周刊》擔任採訪記者、執行主編、通訊組主任。採訪黨外民主運動、農民運動、街頭運動、民進黨活動等。1 9 8 8 年移居臺中縣豐原。1989年出版《香蕉王國興亡史—吳振瑞悲情二十年》。1 9 9 0年起擔任4屆縣市議員助理、3屆立法委員助理。鑽研公共政策、選民服務及地方經營。
黃仁志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臺灣農村陣線成員。曾任職於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現任職於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並擔任宜蘭縣蘇澳鎮地方創生執行顧問、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區域型青聚點計畫委員。
現居高雄,故鄉認同為雲林縣東勢鄉和嘉義縣六腳鄉。認為調酒反映人生哲學,耕作建構生活主體。沒有寫作靈感時喜歡吹海風、看海景、逛菜市場。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域城鄉發展、地方創生、科技產業政策、國家數位轉型、行動主體性等,著重以行動生態系和治理體制觀點,探討地方發展轉型的可能性。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