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58244872 |
定价 |
RMB58.00 |
售价 |
RM63.80 |
优惠价 |
RM47.85 * (-25%)
|
作者 |
劉曉慧
|
出版社 |
武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1-05-01 |
装订 |
平裝. 無. 222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傳說神農早期活動最為集中的區域在隨州、穀城和神農架等地。這裡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草木茂盛,非常適合先民繁衍生息。這些地區的考古發現,總能和神農的傳說遙相呼應。這些考古發現雖然無法印證為神農時代,但足以準確反映遠古時代先民的生活,可以為神農時代做一參考。
隨州的雕龍碑遺址,可以印證炎帝發明農具、播種五穀、發明陶器、日中為市、建造房屋等傳說,為我們深入瞭解和研究炎帝神農時期的歷史提供了鮮活的實物證據。當然,炎帝神農的偉大發明,定然是整個部落在長期發展中的經驗積累,是以神農為代表的先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本書把炎帝神農的貢獻概況為以下幾個方面:始作耒耜,創制農具;開創農耕,種植五穀;遍嘗百草,和藥濟人;日中為市,教民貿易;作陶冶金,發明器具;削桐練絲,首制琴瑟;治麻為布,始興紡織;築台建室,改善民居。其中,炎帝神農對原始農業的貢獻最大。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