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史語所的歷史將近百年,若衡諸民國以來所創制的學術機構,確實罕見。 郝博士原為北京大學中文系的高材生,學有專精,古典文學尤為通曉。她花了四、五年的時間,根據文獻資料、田野調查、親自訪談,三路齊發,終於成就這部生動有趣、信實可靠的對話錄。她不辭辛勞,曾多次到南港史語所親自採訪,與所內同仁深入交談,並且和海內外的學術知情人士交換意見,遂得完成此一巨作。——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黃進興 2018年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建所90週年。本書借此契機梳理史語所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撤退臺灣之後的情況。前些年大陸持續民國學術熱,為大眾追捧的民國大師,如蔡元培、傅斯年、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等人,皆為史語所的開山前輩。那麼1950年之後,史語所在臺灣發展如何?這些前輩離開大陸之後的狀況如何?接續上來的人物後勁又如何?時代變遷,學風是否依舊,精神是否長存? 本書從創意策劃、口述採訪、實地考察、查閱檔案,到分篇發表,再到成書付梓,歷時六載。其間中研院與史語所的全力支持自不待言。除卻黃進興副院長慨然應邀總論所史之外,先是王明珂所長(2016-2019),後是李貞德所長(2020-迄今),費心安排聯絡,遂得以遍訪史語所學人。疫情之前我數次來史語所,集中進行實地採訪,每次歷時兩週,每天上下午兩到三位受訪者。工作量臨界體力的極限。我手中存有所內外70位學人的近300個鐘頭的錄音,都是口述的纍纍碩果。杜正勝、丁邦新二位老所長,又為本書批閱全稿、審定史實。這本書記錄的只是史語所的局部。人生就是局部的,我們只能與人類社會同行這一段。希望本書可以構成一座橋樑,助益對史語所、對民國學脈感興趣的人,從局部引渡到歷史之真的彼岸。—— 本書著者 郝倖仔
序(黃進興) 導言 第1章—史語所建制的沿與革 一、為什麼叫「歷史語言研究所」? 二、歷史學門 三、人類學門 四、考古學門 五、文字學門 第2章—1950年之後的分期與蛻變(上) 1950-1970年代:老史語所的延續和新思潮的湧入 一、結束與重啟 二、黨禁與新思潮(1960-70年代) 三、臺大合聘開課 四、智識時代的落幕 第3章—1950年之後的分期與蛻變(下) 1980年代的重新起飛 一、人文研究最好的環境(做學問最好的地方) 二、收穫季與院士制度 三、1980年代是分水嶺 四、院士養成記 五、考核標準與「君子國」 第4章—史語所的歷次分合 一、1997:語言組獨立成所 二、考古組獨立計畫夭折 三、1955:史語所分所? 民族所創所? 四、近代史所:與民族所同時增設 第5章—所長與人才 一、屈萬裡時代:文籍考訂獨步,歷史學式微 二、所長眼中的「所長」 三、所長角色的變與不變 四、求賢虜學人才 第6章—殷墟古物在臺灣的保存 一、歷史沿革與舊館改造 二、檔案中的老史語所殷墟發掘 三、學術研究型博物館 四、兩岸合作與探索 五、社會影響與文創開發 第7章—史語所的國際化(上) 爭取國際學術空間 一、從西洋史到世界史 二、GIS:國際化與「產業化」 三、傅斯年講座的靈驗 四、胡適夢想的實踐 五、史語所的大陸印記 第8章—史語所的國際化(下) 唐獎漢學獎的評審 一、仿效諾貝爾獎,沒有秘密 二、評審委員與評審團 三、打造國際學術獎品牌 四、召集人的故事及期待 第9章—方法論與代表作 一、史籍自動化:史料學派的新路徑 二、集眾工作方法 三、他山之石的評價 四、方法論:閱讀與研究 參考文獻 所史 回憶錄、口述、傳記 專著 文章 人物索引 後記
作者簡介 郝倖仔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博士 美國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副研究員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