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47740163 |
定价 |
RMB68.00 |
售价 |
RM74.80 |
优惠价 |
RM56.10 * (-25%)
|
作者 |
(荷)伊恩·布魯瑪
|
出版社 |
同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1-08-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39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20世紀70年代,日本剛剛結束洶湧激蕩的戰後重建。此前的十多年間,日本人口激增,經濟起飛,製造業繁榮發達,文學、電影等藝術文化領域一片欣欣向榮。而若是稍往後看,彼時的日本又處在經濟泡沫時代的前夜,即將被捲入全球化的旋渦中。夾在其間、看似不怎麼起眼的70年代,實則繼承了戰後之初的輝煌發展成果,又昭示了日本文化大繁榮、走向世界的進步潮流,擁有承前啟後的地位。1975年,20歲出頭的伊恩·布魯瑪來到了日本。
他憑藉過人的嗅覺,迅速發掘出70年代異彩紛呈卻不為世界所知的日本前衛文化,深入到深層的角落、前沿的現場和核心的文化藝術圈:東京淺草的雜亂小巷和破敗劇院、下町的文身工作室、京都的真人色情秀,還有黑澤明的電影拍攝現場、寺山修司的實驗劇團、唐十郎的巡演帳篷。他以一個“外人”的身份,游離於戲劇、電影、攝影等領域和東京地下文化生活的邊緣,好奇而冷靜地觀察和接觸身邊的一切。離開日本數十年後,布魯瑪基於對這段親身經歷的回憶,結合長期的研究思考,敏銳犀利地捕捉到日本懷念傳統又敢於革新、迷戀異邦又封閉排外、注重秩序又崇尚暴力的複雜文化氣質,從時代與民族的外部描摹出一副迷人獨特的日本面貌。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圖片清單
一 結緣:“浪漫”的日本
二 初見東京:在幻夢與現實間遊走
三 “情色、怪誕與無意義”
四 銀幕後的夢幻殿堂
五 對他者的迷戀
六 真實藏身于有意的醜陋
七 寺山修司和唐十郎:兩種前衛日本
八 人形玩偶與肉體叛亂
九 藍眼睛裡看日本
十 文化休克:當日本人遭遇西方
十一 從神的後裔到世界遊民
致謝
索引
|
|
|
|
|
|
|
|
|
|
|
|
|
|
|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
生於荷蘭海牙。曾擔任《遠東經濟評論》和《旁觀者》雜誌記者與《紐約書評》主編,為《紐約時報》《新聞週刊》等報刊撰寫關於亞洲的政治和文化評論,並曾任教於牛津、哈佛、普林斯頓、格羅寧根等大學。現為紐約巴德學院保羅·威廉斯教席之民主、人權和新聞學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零年:1945現代世界誕生的時刻》《罪孽的報應:德國和日本的戰爭記憶》《創造日本:1853—1964》等。2008年被授予“伊拉斯謨獎”以表彰他“在歐洲對文化、社會或社會科學做出的重要貢獻”,同年因其以卓越的著作幫助美國讀者理解亞洲的複雜性而獲得“肖倫斯特新聞獎”。2008年和2010年被《外交政策》雜誌選為“全球頂尖思想家”。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