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6263663237 |
定价 |
NT250 |
售价 |
RM39.10 |
作者 |
朱自清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24-01-2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12 页. 17.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詩是精粹的語言,,暗示是它的生命。
因為是「粹的」,便比散文需要更多的思索,更多的吟味;許多人覺得詩難懂,便是為此。
全書只選了《古詩十九首》有兩個緣由:
1.十九首是最古老的五言古典詩,在三百篇之外,這十九首是最重要的代表。直到六朝,五言詩及詩論都以這類古詩為標準、為正宗。十九首影響之大,由此可知。
2.十九首既是詩的古典,注解的人很多,其中以李善注最謹慎、最切合原詩的詩意剖析。古詩原本不少,梁昭明太子蕭統主編的《文選》卻只選了十九首,讓這十九首成了古典;十九首以外的古詩,流傳到後世的就有限了。
本書為朱自清就《古詩十九首》做的選讀與分析,包括〈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釆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等詩。
這十九首古詩沒有作者,但並不是民間作品,而是文人仿樂府作的,題材包括民間生活百態,如人生無常、及時行樂、離別、相思、客愁等。十九首詩中常用典故,正是文人的色彩與自然的民間味,值得你細細品味。 |
|
|
|
|
|
|
|
|
|
|
|
|
|
|
目錄
學識新知.與眾共享
「掌中書系列」出版例言
序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
今日良宴會
西北有高樓
涉江釆芙蓉
明月皎夜光
冉冉孤生竹
庭中有奇樹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朱自清
原名自華,號實秋,後改名為自清,字佩弦。其幼年受傳統的古典教育,大學時即開始創作新詩,一九二三年發表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九二五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古典文學的研究。抗戰爆發後,曾與葉聖陶合著《國文教學》。享年五十一歲。
民初散文家郁達夫曾說:「朱自清雖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然能夠貯滿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葉聖陶則說:「現代大學裡,如果開「現代本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現代本國文學史》,論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朱先生應該是首先被提及的。」可見朱自清在當代受到推崇的程度。
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等,著作二十餘種,約兩百萬字。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