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我欣賞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它所表現與承載的美。 談到藝術,往往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反射性地認為藝術代表的就是深奧、晦澀、艱難、看不懂,或者是精緻、高檔、不可親近。然而藝術真的都這麼孤高冷傲嗎?難道一定要弄得深不可測才能被稱作藝術嗎? 本書作者以其長期投入美學教育推廣和藝術鑑賞的豐富經歷,和我們分享藝術實際上是根植於日常生活當中。透過美學感知的培養,以及作品審美閱歷的累積,藝術將成為一劑不可或缺的生活調味,而不再只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遠方星辰。 讓美進到生活裡來,這件事本身就已再創造我們的生命。經由藝術品學會審美與品味,品味的精進則讓人們更懂得如何鑑賞作品,進而玩味收藏。我們未必要成為藝術家或收藏家,但是累積個人專屬收藏,也有助於個人品味的深化與塑造。要如何開始自己的專屬收藏?又該從哪裡才能合理購得自己心儀的藝術品?作者邀請您一起戴上藝術的「有色眼鏡」,使內在的美力覺醒,從此讓每個日常不再平常,一起成為與眾不同的藝術人。 名人推薦 王榮文(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何國慶(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陸潔民(台灣畫廊協會資深顧問、藝術公司拍賣官) 廖咸浩(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筆會會長) 蔡詩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 謝佩霓(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 ——好評推薦
自序 【生活篇】 第一章 我是怎麼一步步與藝術扯上關係的 第二章 藝術家:一種天生反骨的人類 畫家不一定是藝術家 非凡與非常的無框靈魂 譏嘲未來大師的故事 藝術家與發明家是同一類人 創作源於直覺 我不是藝術家 從製作變成創作 第三章 藝術品:是也不是一個「東西」 藝術品是不是東西 這些是不是藝術品 生活的藝術品 第四章 我如果不在看展,就是在去看展的路上 不看原作,等於沒看 到美術館看原作 看展覽的方式 帶孩子看美術館 到畫廊看原作 參觀畫廊博覽會 看拍賣預展 看展成為生活日常 看畫冊與藝術史 第五章 藝術欣賞的多重宇宙 先去「觀看」眼睛看到的 再去「感受」眼睛看不到的 再去「知道」眼睛看不到的 第六章 藝術何須懂只要去感覺 為什麼不去理解小鳥的歌聲 自己的感覺 心的作用 重啟感知力 練習發現「光」與「影」 練習發現「形」與「色」 練習發現「聲」與「音」 感覺的越多,獲得的也越多 第七章 生活隨處有藝術 藝術活在創造中 不為什麼,就是喜歡 逛街像逛美術館 大山就是美術館 海邊也是美術館 生活就是作品 【收藏篇】 第八章 藝術圈:誰決定藝術品的價值 藝術品有價而藝術無價 藝術圈是個什麼圈 藝術圈有哪些人 藝術市場的組成 千里馬得遇到伯樂 解釋團體的共同作用 藝術品如何定價 影響藝術品價格的因素 關鍵在眼力 第九章 如何購買布置藝術品 好想擁有它 行畫不是藝術品 去畫廊選購 在畫廊買不到是常態 不能隨便轉賣 在藝術博覽會買 在拍賣會買 考驗膽識的心理戰 新手從哪入手好 不要迷信名氣 第十章 為藝術而收藏 收藏的心態有了投資的結果 收藏未來 企業收藏 要收藏什麼樣的作品 第十一章 藝術品資產能避險保值增值 怎麼賣 最佳避險標的 資產保值增值最佳標的 藝術投資判斷的原則 藝術投資穩賺不賠的祕訣 眼力不狠收藏不真 第十二章 畫廊不是隨便能開的 殘酷的商業現實 運作畫廊的思考 第十三章 藝術家與市場的愛恨情仇 各憑本事造化 怎樣的畫廊值得合作 製造熱點玩轉社交網路 第十四章 NFT對藝術產業的影響 NFT有可能解決藝術產業痛點 怎樣的擁有才是擁有 未來已來 遊戲的自由人 第十五章 美力覺醒:藝術帶來什麼? 生活品味/品味生活 生命情感/感性生命 自由精神/靈性自由 打破慣性/激發創造
作者簡介 趙孝萱 現任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創時書院院長 元培學堂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台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藝術鑒賞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結業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結業 曾任 輔仁大學中文系兼任副教授 中央大學中文系兼任副教授 佛光大學文學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 台北林語堂故居首任執行長 北京大學「現代藝術檔案」總監 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收藏俱樂部顧問講師 著有:《美力覺醒》、《藝術收藏投資的七十個問題》、《藏家養成計劃》、《張恨水小說新論》、《鴛鴦蝴蝶派新論》等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