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智者的悟道之旅
|
|
Women of Wisdom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收錄了十二世紀至近代六名獲得虹光身成就的西藏女性行者傳記,書中記載她們在西藏父系社會中,為了修行佛法所遇到的磨難與風霜,在克服了種種考驗後,終於獲得成就,並且得到廣大群眾景仰的事蹟。
除此之外,作者亦在書中詳細敘述自己為了追求心靈成長,甫成年便從美國前往尼泊爾,在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的剃度下出家;而後還俗,乃至結婚生子,並且在面臨婚姻困頓、喪女、不利女性修行的西方國家中,如何堅持不輟,行持佛法。
由於藏傳佛教女性修行者的故事相當稀有,所以,對於任何想要探索女性成道、藏傳佛教修行成就議題的人而言,本書彌足珍貴,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六位西藏女性行者分別是:
一、阿育康卓.多傑帕準
阿育康卓.多傑帕準出生於西元一八三九年冬天的空行母日,卒於一九五四年,得年一百一十五歲。她不到七歲就對禪修很感興趣,十六歲便從蔣揚欽哲旺波那裡領受許多法教,並開始進行白度母的閉關。一生絕大部分的時間皆投注於佛法的修持,並於圓寂前預知自己離世的日子。圓寂時出現許多瑞相,比如,隆冬封凍的大地瞬間解凍,萬物開始萌芽綻放。
二、瑪吉拉準
瑪吉拉準出生於西元一○五五年,卒於一一四五年,是西藏最著名、最受愛戴的女性密宗行者之一。據說她是八世紀將佛教帶入西藏的蓮花生大士之明妃(益喜措嘉)的轉世化身。她出生時出現了許多瑞相,比如,剛出生就站在虹光中,並擺出金剛瑜伽母的舞姿,同時,香氣煙霧自生,虹光、花雨、妙音從天而降。自幼天資過人,十歲時讀經的速度遠勝當時最厲害的學者。成年後,其證量不僅廣受藏人景仰,更獲得印度班智達的推崇,她的法教因而進一步由西藏傳至印度。
三、朗薩雯波
朗薩雯波與瑪吉拉準是同時期的人。她是當時著名的還魂人:因業力被人毆打致死後,由於生前善行深厚,加以本身是空行母的化現,遂在因緣具足下復生,而後正式修習佛法,並證得神通。
四、覺姆曼嫫
覺姆曼嫫出生於西元一二四八年,卒於一二八三年,藏人認為她是蓮花生大士的明妃(益喜措嘉)的語化身,在三十六歲時證得虹光身。
五、瑪吉昂覺
瑪吉昂覺是十二世紀的修行人。她的父系家族曾出現過百代的菩薩聖哲,自幼便對佛法有極大的信心,終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閉關,淨化了所有的惡業,並獲得許多成就。
六、準千日瑪
準千日瑪是十四世紀中葉的修行人;十四歲時決定要擺脫世俗的生活,不再追求物質的滿足並開始修行。她父親見時機已到,便讓她明白,她其實不是個普通的女孩,而是受金剛亥母加持的空行母,之後更指點她如何修行。她在家鄉閉關一年後便開始四處遊歷、閉關、傳法,並將信徒的供養全用於佛法事業。
本書特色
當女性為了家庭、懷孕、情感所苦時,是否曾想過女性身分對於修行是一種阻礙?作者透過自己的經驗與六位成就的女性智者傳記帶來的體悟,認知到女性身分並非是義務責任;反之,女性有著獨特屬於治癒、傾聽的能力,有著不同的覺知,這份明晰、微妙的修行能量,正是所謂的「空行母本質」。就像對一個母親來說,孩子就是她的修練,這是一條多麼強大而又被低估的道路。這種捨棄「珍視自我」的態度,是一切佛法修行的關鍵。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
中譯序
致謝詞
第一部
我的修行之路(上)
我的修行之路(下)
第二部
導讀
一、阿育康卓.多傑帕準
二、瑪吉拉準
三、朗薩雯波
四、覺姆曼嫫
五、瑪吉昂覺
六、準千日瑪
附錄
參考書目
譯音對照表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慈誠.艾莉昂(Tsultrim Allione)
為當代西方社會著名的女性佛法導師,也是西方第一批藏傳佛教女尼當中的一位。她在安提阿大學取得佛法暨婦女研究碩士學位,致力於修行三十多年,並在世界各地傳授佛法,努力開發有助於西方人士理解佛法的教學方式,更創辦「度母壇城」閉關中心(Tara Mandala Retreat Center),並擔任負責人。
譯者簡介
普賢法譯小組
因共讀《普賢上師言教》的英譯版而開啟「普賢讀書會」的聚合因緣,並於一○一年六月二日正式設立為「中華民國普賢法譯學會」,簡稱「普賢法譯小組」。以培訓佛法翻譯人才為宗旨,發表出版成果與辦理培訓講座為目的。
翻譯
蔡宜葳,譯作包括《藏傳佛法最受歡迎的聖者──瘋聖竹巴袞列傳奇生平與道歌》、《證悟的流浪者──巴楚仁波切之生平與言教》等。
校對
黃寶金,從事英語教育數年。曾參與校對《聖者溫潤法語:轉化自心的竅訣》。
審閱
楊書婷,致力培育佛法英文翻譯人才,譯作包括《椎擊三要:噶千仁波切大圓滿頓悟法》、《照亮解脫道之炬:前行法之次第導引》、《直顯心之奧秘:大圓滿無二性的殊勝口訣》等。
詞彙協力
林姿瑩,譯作包括《菩薩就是這樣成佛: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五個錦囊》、《中陰指引──修習四中陰法教的訣竅》與《當下了然智慧:無分別智禪修指南》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