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無人——一個抑郁癥患者的精神檔案》是國內抑郁癥文學開山之作,初版於2008年,記錄了作者李蘭妮身患抑郁症之後艱難自救的漫長之旅。
本書共82個篇章,每個篇章由四部分組成:“認知日記”部分告訴讀者進行自我療救的方法;“隨筆”部分上溯本人家族淵源、追憶往事,意在探究自己形成抑郁疾患的多方面原因;“鏈接”部分主要是作者隨附的早期散文作品,以及知識界對抑郁癥的經典認知;“補白”部分則將前三者串連成珠。四部分渾然一體,通過多重維度,透過醫案、用藥指南、藥物反應、童年創傷、家族追憶、反思、大量的夢境記錄,全面呈現了一位抑郁癥患者的全方位遭遇,觸及了當代文學史上罕有人抵達的生存秘境,展示了深入骨髓、令人感佩的心靈叩問。
誠如作者所言:“它是劫後余生幸存者的肺腑之言,是一本病歷,一本民間紀實資料。在某種程度上是代言書,它想為那些精神疾患說幾句心裏話。”
本書出版以來,被眾多抑郁症患者珍視為救命之作,被醫學界視為教案,被文學評論界譽為曠世奇書……本次為經典作品全新再版。
編輯推薦
作者李蘭妮,她的幼年恰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特殊的社會政治時期,由於父母都是軍人,工作需要,她在九歲時成了“孤兒”,雖然後來回歸家庭,但再也找不回與家和親人的情感聯系。十四歲起,她開始經歷不斷的手術、住院,親眼目睹了太多的重症患者以及他們毫無尊嚴的死亡。因年少缺乏相關知識,住院期間,她多次“勇敢地”充當當時野戰醫院各種新的診療技術的人體實驗者:攝入放射性物質、插管檢測、藥物試驗。
成為今天的重度抑郁癥患者,李蘭妮深信那是種種因素的合謀:家族遺傳、身體疾病、文化習俗、社會環境、工作壓力、高度的自我期待等等。
我沒有料到,《曠野無人》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從中看到了自己的恐懼、憂慮、絕望、憤懣、不滿和厭倦。原來我遭逢的是和她一樣的社會文化環境,其實和她一樣都有精神疾患,只是我們並不自覺。或者我們更忌疾諱醫,在如今這個價值觀高度趨同的時代,我們打起精神強撐起健康自信的虛假外觀,只為了更易於被他人接受,追求所謂更大的人生價值,誰還會將自己的病態示人呢!蘇珊·桑塔格說過,疾病,是另一重隱喻。病人,是註定要被歧視的另一類人。李蘭妮卻這麼做了,而且將內心的黑暗和狹窄袒露無遺。若不是懷有極大的勇氣,若不是推己及人、深知這種精神疾患帶給人的苦難,她恐怕很難忍受這巨大的痛苦;之所以用活著的最後的力氣寫作,只為引起社會療救的註意。李蘭妮以她自己的個案,再一次印證了當代知識分子對現代性的批判。抑郁症人群的急劇擴大,表明這是一種時代的病症,是整個人類靈魂出竅、無所依憑的征候。
我應該慶幸自己和這部書稿相遇。重病的李蘭妮,不得不置身於生死的謎底之中,面對上帝的終極考驗,她和她的作品告訴了我們什麼是人性的高度,那就是:接受、忍耐、堅持並愛。這是普通人在患得患失的生活場景中永遠無法企及的。
這部當代奇書是作家李蘭妮用心血、病體、經驗、審美、知識集中來構築起“抑郁癥”這一時代隱喻,抑郁症既是個人的疾病也是時代的疾病,社會與宗教、醫學與文學、心理的精神分析和家族的女性秘史,都熔鑄在一本書內,展現出異常豐富的生命信息和社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