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藝術和美,向來是一對難分難解的概念,作者希望能站在哲學高度為這對概念作出一番啟發性的闡釋。本書以影響藝術史、藝術批評史發展的中西方美學文著為資料來源,結合當代問題和前沿研究成果,對基本概念、經典理論進行重述,形成一套對理解藝術行之有效的哲學知識系統;同時,也對相關的常識和知識點進行了介紹,輔以推薦的閱讀書目,幫助廣大藝術愛好者學習和瞭解藝術美學。
序言 /003 前言 /007 第一章 美學概述 /013 第一節 /016 美學的誕生 第二節 /020 反美學思潮 第三節 /025 美學傳入中國 第四節 /028 意境說 第二章 藝術的起源 /039 第一節 /042 藝術起源問題 第二節 /046 藝術與技藝的分離 第三節 /052 齊白石:藝術家與工匠分離的中國案例 第四節 /054 現代藝術體制 第三章 美與趣味 /061 第一節 /064 什麼是美與美是什麼 第二節 /068 美的日常語言分析第三節 /074 美與自然 第四節 /080 內感官與優雅的想像力 第五節 /083 趣味與判斷 第六節 /087 低俗趣味 第四章 藝術與審美 /093 第一節 /095 審美無關利害 第二節 /099 審美態度 第三節 /105 審美體驗 第四節 /111 審美與實用 第五章 藝術與再現 /121 第一節 /124 摹仿論 第二節 /127 反映論與典型論 第三節 /131 再現與想像 第四節 /136 藝術與錯覺 第五節 /140 題材與主題 第六章 藝術與形式 /147 第一節 /150 表現論美學 第二節 /158 符號論美學 第三節 /163 形式主義藝術理論 第四節 /168 美在形式與美在生活 第五節 /181 美的形式與歷史的形式 第七章 藝術與觀念 /197 第一節 /200 當代藝術的觀念性 第二節 /205 觀念性與非物質性 第三節 /215 當代藝術的社會性 第四節 /218 視覺表徵與社會認知 第五節 /226 作為話語與觀念系統的藝術 參考文獻 /231 後記 /239
陳岸瑛 男,1973年生於武漢,200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博士學位;2006-2007年,蘇黎世大學訪問學者。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系主任,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世界藝術史研究所副所長,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裝飾》副主編。主要研究方向:藝術理論,美學,當代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與相關文化產業。 著有《藝術概論》《工藝當隨時代——傳統工藝振 興案例研究》和《新烏托邦主義》等,翻譯《尋常物的嬗變》(亞瑟·丹托著)和《影響我們時代的100位新銳藝術家》(法蘭西斯卡·加文著)等。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 紀人才支持計畫”,2012年入選清華大學“基礎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計畫”,2013年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第二作者),2018年榮獲文化和旅遊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