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6263666634 |
定价 |
NT520 |
售价 |
RM81.30 |
作者 |
王基倫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23-10-2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84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以鑑賞唐宋詞作品為核心,透過作品以瞭解作者,也因此習得鑑賞唐宋詞的角度。
「與其給他一條魚,不如教他釣魚的方法。」這本書就是為了提供釣魚的方法。嘗試描繪出詞家填詞的法門,由一些實例鑑賞,傳遞給讀者欣賞詞的一把鑰匙,幫助讀者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建構自身文學鑑賞的能力。
本書依寫作技巧分立綱領,歸納出十二種填詞方法,大致依出現時間先後安排,先談「本意詞」,中間談及「白描」、「比興」、「虛實」、「點染」等寫作手法,最後以「翻新」收結。分析作品時,直探文本,提出合情合理的詮釋,加入特殊深入的見解。相信讀者每讀一篇都有新的體會,不會人云亦云。
本書以寫作主題為鑑賞方式的角度,可供學習填詞者參考,也可以作為後續研究主題的依據。只要有心深入詞的世界,可以在本書看見許多風景:不同的主題、多彩紛呈的寫作技巧,還能尋幽訪勝,瞭解詞人的內心世界,飽飫而歸。
本書特色
一、本書比對參酌各家版本的原文,選擇文義較能正確抒情敘事者用之。詞經過坊間傳唱過後,常有不同的文字樣貌,亦須加以釐清。
二、【題解】部分,說明了詞牌的名稱由來,格律的要求,讓讀者理解有些作家是依循詞牌填詞,早期多有合乎詞牌原意的作品出現,謂之「本意詞」。後來的作家,只將詞牌當作曲調來用,以至於詞牌內容常有不同的重點訴求。
三、【注釋】、【語譯】讓讀者明瞭內容,說明詞的大意,也說明相關的典故,看出詞家為何能活化用典,轉出新意。
四、【賞析】盡量把詞作的寫作時間、地點說明清楚,通過知人論世的工夫,瞭解一闋詞的創作背景。關於前人或今代大家的說法,有時適度採用,有時比較前人評語之間的同異,說明何者更佳,有時也做糾繆舉證的工作,其中更多的部分是加入筆者個人的見解。希望能透過深度賞析,提出個人觀點,讓讀者耳目一新,有充實鑑賞能力的機會。本書在這方面著力甚多,因為筆者堅持:讀書不是依賴電腦收集資料的工作,而是有賴於人腦用思考去體會生命的歷程。
五、【評箋】精選有心得之言,不以夸多附會為尚。
六、本書以寫作主題為鑑賞方式的角度,可供學習填詞者參考,也可以作為後續學術研究主題的參考。 |
|
|
|
|
|
|
|
|
|
|
|
|
|
|
目錄
自 序
一、本意詞
(一)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二)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
(三)溫庭筠〈夢江南〉(梳洗罷)
(四)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五)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二、對面著筆
(一)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二)韋莊〈女冠子〉(四月十七)
(三)韋莊〈女冠子〉(昨夜夜半)
(四)張先〈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五)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
(六)秦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三、白描
(一)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二)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三)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四)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四、感官摹寫
(一)溫庭筠〈更漏子〉(玉鑪香)
(二)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三)歐陽脩〈踏莎行〉(候館梅殘)
(四)李清照〈添字采桑子〉(窗前誰種芭蕉樹)
五、空間
(一)韋應物〈調笑令〉(胡馬)
(二)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三)范仲淹〈蘇慕遮〉(碧雲天)
(四)秦觀〈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
(五)辛棄疾〈清平樂〉(遶牀飢鼠)
(六)辛棄疾〈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七)陸游〈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
六、時間
(一)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棄久)
(二)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三)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四)歐陽脩〈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五) 蘇軾〈遊沙湖〉──附〈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六)秦觀〈望海潮〉(梅英疏淡)
(七)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八)辛棄疾〈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九)蔣捷〈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
七、詠史/詠懷
(一)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二)鹿虔扆〈臨江仙〉(金鎖重門荒苑靜)
(三)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四)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
八、比興
(一)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二)辛棄疾〈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三)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
(四)辛棄疾〈南鄉子〉(何處望神州)
(五)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
(六)姜夔〈暗香〉(舊時月色)
(七)姜夔〈疏影〉(苔枝綴玉)
九、虛實
(一)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二)辛棄疾〈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
(三)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
十、點染
(一)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二)歐陽脩〈采桑子〉(春深雨過西湖好)
(三)蘇軾〈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四)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
(五)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六)李清照〈念奴嬌〉(蕭條庭院)
(七)辛棄疾〈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十一、破體
(一)辛棄疾〈西江月〉(醉裏且貪歡笑)
(二)辛棄疾〈清平樂〉(茅簷低小)
十二、翻新
(一)范仲淹〈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
(二)李清照〈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附錄一:唐安史亂後地圖、北宋疆域圖、南宋疆域圖
附錄二:〈陳文華老師的詞選課〉
附錄三:引用書目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王基倫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曾任《國語日報:古今文選》主編、考試院典試委員、臺灣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優聘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荷蘭萊頓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學者。研究專長為古代散文、唐宋文學、中國文學史、國語文教學。學術著作有《韓柳古文新論》、《唐宋古文論集》、《宋代文學論集》、《國語文教學現場的省思》、《四史導讀》等,另有散文集:《豆沙包的想念》、《鐘樓應該有怪人》。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