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公民地理資訊」研究課題,是上世紀末以來地理資訊科學界對於社會實踐的主要回應之一。受惠於公民意識的覺醒、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空間定位工具的革新,公民地理資訊對社會的影響力不僅加深而且加速,成為形塑社會的新興力量。本書共分六章,第一章從整體性的觀點,說明公民地理資訊的意義與內涵,其餘各章分別論述組成公民地理資訊的各個新興研究課題,包括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PPGIS)、對抗性地圖(counter mapping)、自發性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地理公民科學(geographical citizen science),以及這些課題所形成之地理媒體(geomedia)效應對社會的影響。總結來說,這些研究課題均擁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即如何讓一般民眾重新取回地理資訊的生產權力,並藉由這種由下而上的公民地理資訊落實公民社會的理想。
「地理資訊科技」叢書序 序 Chapter 1 公民地理資訊 第一節 什麼是公民地理資訊 第二節 公民地理資訊各研究主題的發展背景 第三節 後續章節介紹 Chapter 2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第一節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的概念與案例 第二節 PPGIS 的運作程序與工具 第三節 PPGIS 的成果產出與效益評估 第四節 小結 Chapter 3 對抗性地圖 第一節 引言:對抗製圖的坎坷特性 第二節 地圖上真正的複數「我們」 第三節 「走入歷史」來看見「傳統領域」:邵族與異族眼中的收租活動 第四節 個人傳記地圖:邵族毛女士的常民知識所呈現的地圖 第五節 我們從未繪圖過 第六節 結論 Chapter 4 自發式地理資訊 第一節 VGI 的發展 第二節 VGI 的類別 第三節 VGI 的取得 第四節 VGI 的應用 第五節 VGI 的隱私權及資料品質 第六節 VGI 與新地理學 Chapter 5 地理公民科學 第一節 公民科學的定義與特性 第二節 常見的地理公民科學模式 第三節 GITs 如何影響公民科學的運作 第四節 結論 Chapter 6 地理媒體 第一節 地理媒體與GIS 第二節 地理媒體與新地理學 第三節 地理媒體、位置與地方 第四節 地理媒體發展的反思 第五節 從地理媒體到公民地理資訊的實踐 索引 附錄彩頁
作者簡介 丁志堅 臺灣大學地理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中華民國地理學會地理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領域除地理資訊教育與地圖空間認知外,亦特別關注空間資訊科技的社會實踐課題,包括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在原住民傳統領域知識及社區規劃的應用。 朱健銘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曾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進行博士後研究,曾任教於醒吾科技大學觀光系,目前為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曾擔任中華民國地圖學會秘書長。研究領域以自發性地理資訊的理論與應用、空間資訊分析與人文社會科學應用為主,亦為中學的《空間資訊科技》教科書主編之一。 鍾明光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現任職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研究領域著重於地理資訊科學於環境治理之應用,並致力推廣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地理公民科學等新興參與取徑,應用於臺灣環境治理場域。 羅永清 荷蘭萊登大學文化人類學暨發展社會學博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自從大一暑假參加山地「服務」隊以來,震驚於原住民文化的豐富及其處境,開始轉念人類學,對於基督宗教與原住民所具有的宇宙本體論或知識論的關係非常有興趣,近年來因參加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計畫,於地理系所研讀地理資訊系統相關課程,也探索原住民領域與空間的觀念,博士論文因此處理土地權論述所根據的在地知識,然後,在「土地權」之外也發現許多與土地有所關連的環境智慧,研究串聯於土地之上與之下的原住民知識研究。 編者簡介 蔡博文(本書系總編輯) 臺灣大學地理系學士,美國馬里蘭大學地理學碩士,臺灣大學地理學博士,曾擔任科技部自然司空間資訊科技學門召集人、國土資訊系統推動小組委員、台灣地理資訊學會理事長、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研究領域主要為地理資訊科學,特別關注GIS的社會面課題。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