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肉刑到流刑:漢唐之間刑罰制度的變革
|
|
From Corporal Punishment to Banishment: The Evolution of Penalty System during Han and Tang Dynasties |
|
|
|
|
|
|
|
|
ISBN |
9789577113245 |
定价 |
NT570 |
售价 |
RM89.10 |
优惠价 |
RM79.30 *
|
作者 |
陳俊強
|
出版社 |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
2023-10-26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88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自漢文帝廢除肉刑後,刑罰長期陷入「死刑太重,生刑太輕」的窘境。歷經六、七百年的摸索,直至流刑的成立與成熟,刑罰失衡的問題才終於解決。以肉刑為核心的「古典刑罰」在流刑創制入律後走入歷史,以徒刑、流刑為主體的「傳統刑罰」逐漸奠定。本書以流刑為主題,展開漢唐刑罰的系列研究,透過刑罰變革的鉅視角度,揭示從肉刑到流刑的歷史軌跡,進而闡釋流刑創制的契機與意義。
本書特色
流放刑,一種源遠流長又變化多端的刑罰。作者能小處著手,大處著眼,兼具微觀考察與宏觀視野,以雋永典雅的筆調,娓娓道來流刑的發展、變遷與地位。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 從肉刑到流刑──漢唐之間刑罰制度的變革
序章 問題所在
第一章 古典刑罰的幽靈徘徊──漢魏以來恢復肉刑的爭議
前 言
第一節 爭議的政治背景
第二節 恢復論和廢除論的觀點
第三節 從刑罰制度的發展看肉刑的爭議
結 語
第二章 三國兩晉南朝的流徙刑
前 言
第一節 魏晉以前的放逐遷徙
第二節 三國兩晉南朝的流徙概況
第三節 流徙地的問題
第四節 流人的境遇
第五節 流徙刑地位的變化
第六節 流徙刑的性質
結 語
第三章 北朝流刑的成立與確立
前 言
第一節 北魏流刑的成立
第二節 流刑在北朝成立的因素
第三節 北朝流刑的確立
第四節 隋朝流刑的發展
結 語
第四章 律令中的流刑──唐代流刑的表相
前 言
第一節 唐律「三流」的制定
第二節 流刑的斷決
第三節 流人的押送
第四節 流人至配所
結 語
第五章 實踐下的流刑──唐代流刑的實相
前 言
第一節 流刑的加重(上)──加役與加杖
第二節 流刑的加重(下)──遠逐之地與遠逐之期
第三節 流人的放免
結 語
第六章 非流之流──唐代流刑的變相
前 言
第一節 配隸
第二節 安置
第三節 罰鎮
第四節 効力
結 語
第七章 唐代前期流放官人的研究
前 言
第一節 官人犯罪分析
第二節 官人的「原刑」
第三節 官人的處罰──流放與除名
第四節 流刑的加重──長流與決杖
第五節 流放官人的境遇與下場
結 語
第八章 唐代後期流放官人的研究
第一節 官人犯罪分析
第二節 官人的「原刑」
第三節 官人的處罰──流放與除名
第四節 流刑的加重──長流、決杖與錮送
第五節 流放官人的境遇與下場
結 語
終章──流刑的創制在刑罰史上的意義
一、流刑對既有刑罰的衝擊與影響
二、從「古典刑罰」到「傳統刑罰」的變革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陳俊強
現職
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副校長(財務暨永續發展)兼主任秘書,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學歷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2001)、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1991)、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1987)
經歷
曾先後擔任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人文學院院長、海山學研究中心主任;德國明斯特大學漢學系暨東亞研究所訪問教授;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執行委員;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中國法制史學會理事長;中國法律與歷史國際學會理事等。並數度榮獲臺北大學「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獎勵;臺北大學、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等榮譽。
代表著作
《皇恩浩蕩──皇帝統治的另一面》、《巨龍的蛻變──中國一八四○至二○○八》(合著)、《中國文化史》(合著)、《文化.聚落.共有財:環境變遷下的永續發展》(主編),〈唐代環境管理法律探析〉、〈六朝隋唐的嶺南意象〉、〈唐代死刑發展的幾個轉折〉、〈關於唐代法律中的時間問題〉、〈從唐代法律的角度看李白長流夜郎〉、〈漢唐正史〈刑法志〉的形成與變遷〉、〈唐代前期死刑覆奏制度──兼論其與儒家思想的關係〉等論著數十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