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推薦序 情商與社交商的基礎 丹尼爾·戈爾曼(“情商與社交商之父”)
中文版序 心理、大腦與人際關系
引 言 潛入心靈的深海 / 001
人內在的心理世界,如同一片深海,既奇妙豐富,又混沌動蕩。這片深海常常會把我們拉入黑暗的深淵,讓我們不知所措。了解心理活動的第七感,能幫助我們掙脫這深淵,在自我與他人之間建立情感聯結,獲得幸福、健康,以及令人滿意的人際關系。
第一部分 認識第七感
01 第七感與身體 丟失了靈魂的媽媽 /011
一場車禍,讓芭芭拉徹底變成了另外一個人。7 歲的女兒琳恩哭著說 :“她不像以前那麽關心我們了,對任何事都不聞不問。”用芭芭拉自己的話說,她“丟失了靈魂”。她的一些習慣,比如喜歡吃的東西、刷牙的方式,還和以前一樣。但是,她的思考方式、感覺方式、行為方式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徹底改變了。
02 第七感與人際關系 憤怒的可麗餅 /021
我的兩個孩子,在公共場所為一塊可麗餅吵了起來,我的情緒繼而失控,最後不歡而散。可麗餅事件證明了,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現不理智的情緒崩潰,關鍵在於認識到它是怎樣發生的,並盡快結束,將傷害降到最低。
03第七感與心理 哈佛醫學生的心是木頭做的 /035
哈佛醫學院教給我的是,只談事實,不談感情,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只能關注數據和疾病,沒有時間用來哭泣。盡管學業優秀,但我的心就像一塊飄浮的木頭,慢慢腐爛,已經感覺不到海浪了。病人的情緒、思想、希望和恐懼對我來說,就像腎臟、肝臟或心臟一樣真實而重要。
第二部分 獲得第七感
04整合的8個領域 臨時拼湊的合唱團 /049
如果臨時拼湊一支合唱團,先讓成員捂著耳朵唱出相同的音符,再合唱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歌,分別會有什麽樣的效果?沒錯,前者只有差異化,後者則體現了整合的力量。整合是介於混亂與僵化之間的狀態,獨立的聲音彼此和諧地匯集,覆雜性與生命力同時達到最大化。
05 覺知力 情緒躁動的高二學生 /061
16歲的喬納森,患了躁郁癥,總是企圖自殺,這種情緒失常超出了正常的青春期躁動。我沒有選擇傳統的藥物治療,而是讓他借助第七感,用正念的方法,關注身體和內心,整合覺知,將不斷漫遊的注意力一次又一次地拉回正軌,從而穩定心理,實現情緒平衡。
06 左右腦 冷酷的92歲律師 /082
92歲的斯圖爾特,精力充沛、思維敏捷,但是與人疏離、冷酷無情,就算是妻子住院,他也毫不關心。第七感幫助他強化了不夠發達的右腦,並將左右腦整合,學會與他人的情緒狀態產生共鳴,令他在耄耋之年懂得為所愛之人付出情感,感受到了生命中的溫柔。
07 感知力 沒時間看醫生的醫生 /099
47歲的內科醫生安妮,常常心悸,但她拒絕關注自己的身體感受,也不去看醫生,她吃東西只是為了“活下去”。借助第七感,她尋回了真正的身體感覺,並學會了如何掌控自己身體的智慧,追蹤自己的內在狀態,感知自己的基本情緒,接納自己、接納他人。
08 記憶 記憶扭曲的越戰老兵 /122
34歲的越戰退伍老兵布魯斯,戰後療養時常會出現記憶閃回,躲在病床下面,隨時等待與“敵人”來一場突襲戰。這種情況可能源於激活了創傷經歷的內隱記憶,過去的感知、情緒、身體感覺和行為完全進入布魯斯的意識。但記憶不是覆印件,當提取記憶時,我們想起來的事情可能並不準確,記憶確實會被扭曲。
09 童年 在受虐中長大的心理治療師 /140
麗貝卡的童年很不幸,媽媽酗酒,爸爸患有躁郁癥,只有姨媽能給她安慰,讓她覺得“我在她心里”。心理學研究顯示,擁有協調的人際關系,感到被別人記在心里的感覺,有助於我們提升幸福感。麗貝卡借助第七感,讓極有可能代代相傳的痛苦不堪的親子依戀終止於自身,充滿愛意地對待自己的孩子。童年的經歷,不再是咒語。
10 自我 身不由己的“鉆石王老五” /162
41歲的投資銀行家馬修,是單身社交圈里的“熱門商品”,女朋友換得如同走馬燈,可是待新鮮感過後,便覺得厭煩。這種情況的根源在於,他童年時與母親的紊亂型依戀關系。第七感幫他整合了沖突的多重自我狀態,解開了心結,從此踏上追尋真愛的“康莊大道”。
11 人際關系 幻滅的夫妻 /181
丹妮絲和彼得結婚10年,他們爭吵不斷,互相敵視,不關注也不關心對方的感受。我在他們的憤怒與幻滅的背後,也感覺到了悲傷與孤獨。他們的婚姻關系缺乏一種最重要的養分,那就是與了解自己的人建立聯結。第七感引導他們建立內心的聯結,成為“對方內心世界的守護者”。
12 不確定性 害怕桌角的小女孩 /202
12歲的仙蒂害怕桌角,擔心鯊魚會遊進鄰居家的遊泳池……一想到這些,她就強迫自己數偶數,或是用指尖敲擊到偶數次。每個人的內心都在與不確定性進行著抗爭,也都有著與生俱來的追求確定性的驅動力。如何解決現狀與努力要實現的目標之間的沖突,便是整合不確定性的本質。
第三部分 提升第七感
13 拓展自我 創造意義感和幸福感 /225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顯示,投入比自己更宏大的事業,能夠創造出意義感和幸福感,是幸福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真正的幸福來自將自我定義為相互聯結的整體的一部分,以真誠的方式與他人建立聯結,打破隔絕自我的邊界。
附 錄 大腦剖析 / 232
致 謝 / 249
譯者後記 / 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