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21003444 |
定价 |
RMB98.00 |
售价 |
RM107.80 |
优惠价 |
RM80.85 * (-25%)
|
作者 |
李宏偉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9-04-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81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以琉球為研究物件,從社會認同理論出發考察琉球共同體與東亞社會的互動關係及歷史,探尋在這種互動關係及其演變中琉球共同體對東亞社會的認知以及對自我的定位。本書考察了琉球共同體與東亞社會交互的3個歷史階段:東亞朝貢體系重建與古琉球、東亞朝貢體系的繼續發展與琉球王國、東亞近現代化與琉球—沖繩。
由此,闡述了琉球自我認知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獻出4種不同形態:古琉球時期,基於地緣的血緣認知;琉球王國時期,以政治獨立性為核心、以經濟優勢和文化獨特性為重點的認知;東亞近、現代化時期,從以政治獨立性為核心和重點的認知轉化為以民主化為核心並同時朝經濟、文化、心理等維度輻射的多元化認知。
為琉球群體自我認知的內化與管理機制因何而起、緣何而成提供了科學解釋,也為探討該群體與東亞社會的繼續互動奠定重要基礎。同時,上述研究為傳統歷史學所忽略,填補了國內學界關於琉球自我認知基礎性研究的空白,也可為國內外琉球—沖繩問題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借鑒。本書可供相關研究人員參考閱讀。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導言 …………………………………………………………………………… (1)
一、歷史與認同…………………………………………………………… (1)
二、社會認同理論與琉球研究 ………………………………………… (10)
三、“琉球共同體”與“東亞社會” ……………………………………… (19)
四、關於本書 …………………………………………………………… (29)
第一章 琉球歷史分期與古琉球自我認同………………………………… (35)
第一節 琉球歷史分期…………………………………………………… (36)
一、古琉球時期(15 世紀以前) ………………………………………… (37)
二、琉球王國時期(15—19 世紀中期) ………………………………… (40)
三、近代化時期(1872—1972 年) ……………………………………… (43)
四、現代化時期(1972 年迄今) ………………………………………… (46)
第二節 東亞社會與古琉球自我認同…………………………………… (47)
一、東亞朝貢體系的重建與三山王國 ………………………………… (48)
二、“流虯”“掖玖”與“屋其惹”………………………………………… (59)
第二章 東亞朝貢體系與琉球王國自我認同……………………………… (74)
第一節 東亞朝貢體系的制度化與“萬國津梁” ……………………… (75)
一、東亞朝貢體系的制度化 …………………………………………… (75)
二、海上貿易與“萬國津梁” …………………………………………… (80)
第二節 雙軌朝貢體系與琉球“兩屬”觀 ……………………………… (102)
一、雙軌朝貢體系肇端………………………………………………… (102)
二、琉球的自主性……………………………………………………… (110)
三、琉球的“兩屬”定位 ……………………………………………… (114)
第三章 東亞近、現代化中的琉球困局…………………………………… (138)
第一節 西力東漸與“琉球處分” ……………………………………… (139)
一、西力東漸與琉球王國……………………………………………… (140)
二、“琉球處分” ……………………………………………………… (149)
第二節 日本的統治與琉球自我認同 ………………………………… (164)
一、琉球同化政策……………………………………………………… (165)
二、琉球的抗爭………………………………………………………… (175)
第三節 美國的統治與琉球自我認同 ………………………………… (191)
一、沖繩戰與美國琉球佔領政策……………………………………… (192)
二、東亞社會與戰後琉球歸屬問題…………………………………… (208)
三、從獨立到“複歸”:琉球自我認同的兩次內聚 …………………… (216)
第四節 “複歸”日本與琉球自我認同 ………………………………… (223)
一、日、美對琉政策 …………………………………………………… (223)
二、琉球社會思潮……………………………………………………… (230)
第四章 結論 ……………………………………………………………… (243)
一、東亞社會類別化依據……………………………………………… (243)
二、琉球自我認同與東亞社會交互機制……………………………… (250)
三、多元化背景下琉球自我認同內化與管理機制…………………… (259)
參考文獻 …………………………………………………………………… (265)
後記 ………………………………………………………………………… (282)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