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為保護寺產官司纏身、籌錢還債以修復寺院;蒙冤入獄、杖刑拷問、被迫還俗、流放充軍……
一般百姓會遇到之屈辱橫逆,他都嘗遍、嘗盡。
戮力賑災、舉辦法會、重整寺院、中興曹溪祖庭;
禪定甚深、說法不輟、著作等身。
出家僧侶度化眾生之事,他皆盡力做好、做滿……
這就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 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風格,在唐宋時期曾一度風靡天下,幾乎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和代表。後來,隨著宋明理學與禪宗的相互論爭,以及禪宗自身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流弊等原因,使得禪宗逐漸走向衰微。
本書所講述的憨山大師,則是令漢傳佛教各派學說再度振興的禪宗祖師!當今末法時代,能夠接觸到佛法,甚難稀有;能夠拜讀大善知識開示,亦是甚難稀有。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就是傳播佛法的大善知識。
明代中葉,自宣宗至穆宗一百多年間,漢傳佛教各宗都現衰微之勢。但到神宗萬曆時期,名匠輩出,形成佛教的復興氣象。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人物,是雲棲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世稱「明末四大高僧」。憨山大師重振六祖曹溪祖庭,復興禪宗,被稱為曹溪中興之祖。
憨山大師的一生充滿傳奇。母親夢見觀音送子而孕,大師幼時即萌發出家的願望。出家後四處雲遊參訪諸善知識,大徹大悟。後因東海牢山的因緣,遠赴六祖曹溪祖庭,中興禪宗,廣傳佛法。之後遊歷四方,行菩薩道,普度有緣。常居廬山,講經說法。晚年再回曹溪,預知時至,含笑而逝,留下不壞金身供後人瞻仰。大師一生著述甚多,對儒釋道三家經典都有極為精闢的言論,時至如今,仍然能夠對我們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
希望通過本書,能夠讓讀者瞭解憨山大師的崇高品德和深邃學識,激勵我們如琢如磨、篤志篤行,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竭誠奉獻!
※本系列高僧傳叢書,以古典《高僧傳》及《續高僧傳》之原著為基,含括日、韓等國知名高僧;嚴謹參照人物評傳的現代寫法,另參酌相關史著,對高僧事蹟探討省思,亦探究其社會背景和思想,或重要經典之傳承。期盼此系列叢書,讓讀者得見歷代高僧之風範、智慧及悲心,亦能一覽相關佛教史地、典籍與思想。
作者簡介
徐瑾
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漢傳佛教思想,亦對中西方哲學、宗教學有長期研究。
縱觀世界上各種宗教及民間信仰,經深入比較,發現當今世界,漢傳佛教可說是相當具有人文與理性性格的宗教。其修行的主張(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持守的佛教戒律,以及漢傳佛教特有的吃素傳統和叢林特色,還有富有中國特色的大乘佛教宗派體系,崇尚慈悲與智慧,對於世界和諧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讓更多的人接觸佛法、理解佛法,是我輩學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目錄
「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
「播撒禪法之種,廣施甘露之霖」的一代大師
釋印宗
編撰者序
重振曹溪祖庭──憨山大師
示現
第一章
觀音送子,矢志出家
無極大師講《華嚴玄談》,予即從受具戒。隨聽講至十玄門,海印森羅常住處,恍然了悟法界圓融無盡之旨。
「大美」與「和尚」
生死觸動心頭
母親的嚴格教育
立出家修行之志
依止西林和尚出家
了悟法界圓融無盡之理
第二章
雲遊參學,徹悟心性
一日粥罷經行,忽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寂,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及覺則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
宿業化疾
結識妙峰師
復興青原寺
第一次乞食
重逢妙峰師
五臺禪修
名士慧眼
鼻孔原來向下
萬象森羅從起滅
安睡治禪病
第三章
報父母恩,為法忘軀
佛為一眾生,不捨三途。今東海蔑戾車地,素不聞三寶名;今予教化十二年,三歲赤子皆知念佛,至若捨邪歸正者,比鄉比戶也。予願足矣,死復何憾!
書經夢彌勒
圓滿二法會
歸鄉省親
智退凶徒
再會紫柏
蒙難入獄
牢獄化為清涼地
南京會親友
第四章
嶺南傳法,中興曹溪
予平生以荷負法門為心,竟以此致譴。今在罪鄉,尤然念六祖法道之衰,乃誓匡持力救其傾頹。
慨嘆曹溪沉淪
助葬安人心
軍營折傲氣
「冠巾說法」
悲心平民變
智語息官擾
整頓曹溪祖庭
第五章
緬懷善友,法炬照世
憨山不歸,則我出世一大負;礦務不止,則我救世一大負;《傳燈》未續,則我慧命一大負。若釋此三負,當不復走王舍城矣。
鋼肩鐵膽一禪僧
海南大地震
孑然別曹溪
第六章
駐錫廬山,行菩薩道
如愛他,被他害,累贅多因費管帶;一朝打破琉璃瓶,大地山河都粉碎。我勸君,不要擔,髑髏有汗當下乾;分身散影百千億,從今不入生死關。
重披袈裟
送別摯友
莫做擔板漢
杭州弘法
第七章
自在坐脫,肉身不壞
師端坐而逝。是夜,毫光燭天,群鳥悲鳴,緇素哀慟,聲撼山谷。化去,端坐三日,面皙唇紅,手足綿軟,如入禪定。
建寺說法
重返曹溪
現疾辭世
會通三教、積極入世的高僧典範
影響
壹‧主要著述
廣大神通,自心全具;淨土天宮,逍遙任意。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熟處若生,生處自熟。二六時中,頭頭盡妙;觸處不迷,是名心要。
教內著作
教外著作
詩歌偈頌等
貳‧重要思想
捨人道無以立佛法,非佛法無以盡一心;是則佛法以人道為鎡基,人道以佛法為究竟。故曰:菩提所緣,緣苦眾生;若無眾生,則無菩提。
教內影響
一、對禪宗發展的影響
二、對淨土宗發展的影響
三、「教禪一致」、「性相一源」的主張
教外影響
一、中國儒道釋三教的關係
二、憨山大師關於儒釋道三教圓融的思想及影響
附錄
憨山大師年譜
參考資料 目錄列表:目錄 封面 【「高僧傳」系列編輯序】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播撒禪法之種,廣施甘露之霖」的一代大師 【編撰者序】重振曹溪祖庭──憨山大師 示現 影響 版權頁
|
|
|
|
|
|
|
|
|
|
|
|
購買電子書注意事項:
1. 此電子書閱讀服務配套由台灣「Readmoo讀墨電子書」提供。
2. 電子書為虛擬商品,無實體物品,格式為流動版面EPUB,適合用 mooInk電子閱讀器、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3. 訂單確認交易成功後,將以電子郵件寄送「電子書兌換碼」,您亦可於城邦閱讀花園網路書店「會員專區」查詢。
4. 憑電子書兌換碼可於「Readmoo讀墨電子書」兌換該本電子書。請前往「Readmoo讀墨電子書」專屬頁面,註冊成為會員并依循頁面顯示的流程進行兌換。
兌換網址:https://readmoo.com/redeem
5. 電子書兌換碼不限本人使用,惟僅限使用一次,並僅適用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6. 購買后不得辦理退貨,也無法退費。
7. 更多電子書相關資訊及常見問題請參考客服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