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6267198872 |
定价 |
NT280 |
售价 |
RM43.80 |
优惠价 |
RM38.98 *
|
作者 |
亨利.梭羅
|
译者 |
章晉唯 |
出版社 |
柿子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3-10-23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28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电子书试读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真正的散步者像蜿蜒的河流,
尋找著通往大海的捷徑。
找到做為人的生命平衡點
環境運動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作
發行160年紀念全新中譯本
梭羅翻閱最多的精彩講稿文章
相較於《湖濱散記》,這本《梭羅散步》只有短短的兩萬字,
但對許多梭羅迷來說,它更深入地概括了這位早逝天才的思想精華。
我們的內心都有個狂野的野蠻人,也許在世上一角,有某個野蠻的名字屬於我們。
我散步會希望自己專心。如果我想著樹林外的事,那我到樹林裡幹嘛?
只要散步兩、三小時,我便能踏上我所期盼的陌生國度,有時會發現不曾見過的農舍,那時我心中的感動便宛如發現達荷美王國的領地。方圓十英哩或午後散步的範圍,再加上人生七十年,其實從中能發現某種和諧,你一輩子都會感到新奇。
生命和野性共生,所以最具野性的事物,也最具生命力。野性不曾被征服,也能讓人清醒,人若不停向前,工作從不休息,他會快速成長,並對人生充滿無限的渴求,驅使自己前往新國家或荒野,置身於最原始的生命萬物中,還會爬上原始森林的枝幹。
《梭羅散步》是「自然書寫之父」亨利.梭羅於1851年4月23日在康科德中學首次發表的演講內容。創作於1851年至1860年之間,其中部分內容來自於他早期的日記。
梭羅一共讀了十遍這篇文章,這比他的任何其他演講稿都多。
梭羅於1862年去世後,當年6月,《梭羅散步》首次作為文章發表在《大西洋月刊》上,並於1863年首次發行於波士頓。
身為美國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博物學家、散文家、詩人和哲學家之一,梭羅在他的作品中,始終在檢驗著生活的方式,從生活中、自然裡去感知周圍的世界,尋求自我培養和學習成長的方法,冀求以更自由地探索內在自我,以獲得神聖的洞察力。
這種方法正如他在《梭羅散步》中所表達的,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一個不斷探索的「行者」。這種探索本身的動機是希望發現生命中「更高的法則」,並學習如何透過它們來生活,找到實踐的智慧。
◎從《梭羅散步》中找到作為人類的生命平衡點
.《梭羅散步》提醒我們,這種原始的移動行為如何將我們與本質的野性聯繫起來,也讓我們因久坐不動而乾涸的文明,注入了精神活力的泉水。
.《梭羅散步》不僅僅是一篇關於如何散步的文章,它也是梭羅對於自然、人性和美好生活哲學的綜合陳述。
.梭羅透過「散步」提醒我們,帶著心處在當下、觀察與專注的歷程,就是一趟冒險與遠征,是一趟重新認識自然、洗滌心靈的旅程。
.書名取名為「散步」,但千萬別誤會梭羅只是鼓勵現代人出門去溜達而已,他所號召的是那種「直面荒野世界」的散步,「外在世界多荒涼,我的精神便多振奮。給我海洋、沙漠和荒野!」他說。
◎跟著梭羅一起走入大自然的精神世界
.我覺得每天如果不花四小時散步,穿梭樹林,翻越山嶺, 橫越田野,徹底拋下世俗的事務,恐怕無法維持身心健康。俗話說「一便士買你的想法」,倒不如說「一念值千金」。
.每次看到日落,我都渴望走向太陽落下之處,前往遙遠美麗的西方。太陽日日向西移動,引誘我們跟著它。它是各族追隨的偉大西方拓荒者。地平線的山脊也許只是幻影,但最後一束陽光為它鍍了金,讓我們整晚魂牽夢縈。
.相對於文明中的自由與文化,我想為自然說句話,為絕對的自由和野性發聲。我不想將人類視為社會的一分子,我想將人類視為棲居大自然的生物,屬於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重生時,我會追尋最黑暗、最茂密且永無止境的森林,以及對城市人來說最陰鬱的沼澤。我走入沼澤,就像走入神聖之地,那裡蘊含著大自然的力量和精髓。野生的樹林覆蓋原生的灰綠沼地——這樣的土地對人類和樹木都有益。就像農場需要肥料一樣,人要健康,需要時時看到數英畝的綠野。人需要以挑戰為食。
.野人最狂野的夢也可作為真實,但也許不符合現代英國和美國人的常識。真相不一定符合常識,就像野鐵線蓮和捲心菜在自然中各有其位置,有的真相引人遐思(其他只是合理,就像這句話),有的則鑑往知來,甚至有的疾病會預示何謂健康。
.決定方向為何有時如此困難?我相信自然有股潛在的磁力,只要我們放下心念,順勢而為,它便會帶領我們。對於我們要去哪,它不會漠不關心。
.我覺得儘管人類發展了藝術,但人類和自然的關係多半還不如動物。和動物不同,人類和自然關係通常十分醜陋,我們真的很不懂得欣賞風景之美!要別人告訴我們,我們才知道希臘人稱世界Κόσμος Beauty(意即「秩序之美」),但我們卻看不清美在何處,我們認為自然頂多是個有趣的哲學事實。
.我所說的西方,只是荒野的另一個名字。我想說的是,荒野是世界的保護,而每一株樹的纖維生長時都在尋找著荒野。
.唉,人類文化啊!國家的腐植土若耗竭,不得不拿祖先的骨骸來當肥料時,這國家恐怕就沒指望了。那裡的詩人只能靠身上殘存的脂肪生存,哲學家大概只剩骨髓了。
.我們一定要活在當下——人上之人從不緬懷過去,只把握當下。
◎不容忽視的價值與特點
.《梭羅散步》凝聚了美國文學、環境保護觀念、反工業理性思潮,以及人類哲學等多種思想和文化因素。
.以長途跋涉的行為做為契機,提出一種全面的自然哲學觀,探討了人類精神和哲學問題,透過與自然的緊密聯繫,提高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以及對人類本質的思考。
.梭羅在《梭羅散步》中反對文化主義和現代工業化的思潮。他提倡更加自然的生活方式,讚美傳統的美德及其魅力,並對理性主義進行了挑戰。
.西方是自然散步的方向。梭羅認為西方代表野性,而人類最終屬於野性。
.對於梭羅來說,沉浸在荒野中,對個人和整體社會的身體、精神和心理發展至關重要。
.《梭羅散步》是在〈逃奴法〉引發爭議的時空背景下創作的。
名人推薦
江慧儀 / 大地旅人樸門設計創辦人
李偉文 /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宜蓉 / 慈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系主任
徐仁修 / 自然生態攝影家、作家、荒野基金會與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
詹偉雄 / 文化評論人
劉克襄 / 自然觀察旅遊作家
劉雪珍 / 輔大英文系退休副教授
嚴愛群 / 東華英美系兼語言中心主任
好評推薦
相較於《湖濱散記》,這本《梭羅散步》只有短短的兩萬字,對許多梭羅迷來說,它可能更精要、也更深入地概括了這位早逝天才的思想精華。
雖然書名取名為「散步」,但千萬別誤會梭羅只是鼓勵現代人出門去溜達而已,作者號召的是那種「直面荒野世界」的散步,「外在世界多荒涼,我的精神便多振奮。給我海洋、沙漠和荒野!」他說。
看完書,讀者應該就可以知道,即便世界與日俱新,都還是奔騰在他的對立面,他所斥責的社會規矩和媚俗價值,不正風行在眼前的臺灣嗎?我們聽他的叮嚀:「不拘泥於固定的一隅,以四海為家,而這正是成功漫步的秘訣⋯⋯真正的漫步者比較像蜿蜒的河流,尋找著通往大海的捷徑……」不會感到無比溫暖嗎?
人的天命,就是要迎上各種變化體驗,才會覺得意義非凡,不虛此行,不是嗎?因此,人類真正的家園,就不是一棟棟固著於地的房子,而是「路」(對梭羅來說,總在西南方,不向東方),出門走上一趟,徒步旅行,讓各種遭遇來嚇壞我們,這也是梭羅當年嚇壞哈佛的事。
也許——驚嚇,就是生命最好的恩澤。——詹偉雄 / 文化評論人
《梭羅散步》是一本適合放在案邊隨時翻閱細細咀嚼的小書,無論晨起時、午茶間或熄燈入眠之前。
你無須太過理會或拘泥於文中的時代背景與邏輯,每翻開一頁,就能找到值得思索的話語。
作者透過「散步」提醒我們,帶著心處在當下、觀察與專注的歷程就是一趟冒險與遠征,是一趟重新認識自然、洗滌心靈的旅程。
透過「散步」走進荒野,我們得以思索、感受「最野性的,卻是最有生命力的」是何等的境界。
身處在凡事述而變化的現代社會,「散步」成了奢侈的象徵,甚至早已不在多數人的生命當中。倘若你有幸拾起這本小書,或許就是個成為行者, 尋回「自由、獨立」靈魂的契機。——江慧儀 / 大地旅人樸門設計工作室創辦人
美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亨利.梭羅的散文作品《梭羅散步》,特別適合現代人閱讀,尤其在我們這個資訊爆炸、螢幕霸權的時代。我們是否還能看到螢幕以外的東西?是否還能欣賞螢幕以外的景象?感受螢幕以外的情緒?
《梭羅散步》所倡議的是人類得把自己當作大自然的一分子,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以征服者的姿態,傲慢地看待大自然。
當我們走進森林,走入大自然的懷抱,一定要萬緣放下,把所謂的「文明」先寄放,帶著開放的心情去探索大自然,也才能真正去體會大自然的原始和野性,也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林宜蓉 / 慈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系主任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
成為行者,尋回自由、獨立的靈魂 江慧儀
萬緣放下,領會真正的自由 林宜蓉
散步去驚嚇,就是生命最好的恩澤 詹偉雄
關於《梭羅散步》
《梭羅散步》本文
關於亨利.梭羅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美國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博物學家、散文家、詩人和哲學家之一,有「自然書寫之父」的美譽。主要作品有《梭羅散步》、《湖濱散記》、《種子的信仰》、《野果》、《一個人的遠行》等。
梭羅是一位超驗主義先驅者,他最著名的書《湖濱散記》,即反思自然環境中的簡單生活。
梭羅的書籍、文章、散文、期刊和詩歌總計20多卷。他的貢獻與對後世的影響,包括了關於自然歷史和哲學的著作,其中包含了預見生態學和環境史的方法和發現,這是現代環保主義的兩個主要來源。
其文學風格,在於將對自然的密切觀察、個人經歷、精細的修辭、象徵意義和歷史傳說交織在一起,同時表現出詩意的感性、哲學的樸素和對實際細節的關注。文學的特點啟發了普魯斯特、海明威、葉慈等名家的思維。其觀點所強調的重新認識自然與人的關係,至今依然深具影響力。
梭羅也是一位廢奴主義者,他發表演說攻擊逃亡奴隸法,同時讚揚溫德爾.菲利普斯的著作,並為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辯護。梭羅的「公民不服從」哲學更影響了列夫.托爾斯泰、聖雄甘地、馬丁.路德.金等著名人物的政治思想和行動。
2006年,《大西洋月刊》將梭羅評選為「百大美國形象人物」。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