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6263663800 |
定价 |
NT420 |
售价 |
RM65.60 |
作者 |
李雅筑,陳芬蓉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23-08-2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60 页. 20.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教科書中不會告訴您的會計職場工作實務!每件事情可能不只一種解決方法,學習前輩的經驗、拆解遇到的問題,本書精選50個在會計職場上的實用案例,帶給您不同面向的精彩觀點。
課堂上可以學習到會計的專業知識,而會計前輩們在職場上的閱歷分享與指引,更會是最珍貴的寶藏!
本書共50個在會計職場上的小故事,經由會計人員的對話,讓您身歷其境地了解當下發生什麼事、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想法,以及經由該案例學到的結論。有時不僅僅是專業的會計議題實務操作,因為實務上的會計問題不太可能脫離「人」的議題而單獨討論,故要解決會計問題,都要從人的角度進行著手。期待在這些小故事中,能讓讀者得到新的啓發,在日常處事中,讓自己的視野更為開闊,思考角度也更為多元。
專業推薦
臺北大學會計系 林孝倫 教授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 會計主管在職場的挑戰與應對經驗分享/林孝倫
自序 對於會計職場人事物的參解與系統思維/李雅筑
自序 財會主管在職場的成長與奮鬥/陳芬蓉
第 一 講 穩捷公司收入衰退的應對
第 二 講 倍捷公司收入認列時點有誤
第 三 講 倍捷公司收入成本配合不對應
第 四 講 穩捷公司呆滯庫存的應對
第 五 講 穩捷公司呆滯庫存的去化及報廢
第 六 講 穩捷公司落實存貨盤點的經驗
第 七 講 倍捷公司人事費用居高不下
第 八 講 倍捷公司客戶催款議題
第 九 講 倍捷公司客戶收款政策調整
第 十 講 穩捷公司信用狀及銀行保證函應用
第十一講 穩捷公司匯率避險應用I
第 十 二 講 穩捷公司匯率避險應用II
第 十 三 講 時美公司海外進貨困境
第 十 四 講 時美公司主管覆核機制I
第 十 五 講 時美公司主管覆核機制II
第 十 六 講 穩捷公司核決權限應用
第 十 七 講 穩捷公司應收與存貨關聯
第 十 八 講 穩捷公司應收管理模式更新
第 十 九 講 時美公司現金舞弊
第 二 十 講 時美公司庫存盤點舞弊
第二十一講 倍捷公司人才留任激勵機制
第二十二講 時美公司訂價調整
第二十三講 穩捷公司投資教訓I
第二十四講 穩捷公司投資教訓II
第二十五講 穩捷公司委外生產討論
第二十六講 穩捷公司生產成本下降討論謬誤
第二十七講 穩捷公司閒置產能議題
第二十八講 倍捷公司專案支出控管議題
第二十九講 時美公司專案管理議題
第 三 十 講 時美公司導入ERP 議題
第三十一講 穩捷公司ERP 更換議題
第三十二講 穩捷公司佣金控管議題
第三十三講 時美公司節稅議題
第三十四講 穩捷公司節稅議題
第三十五講 倍捷公司老闆代墊款議題
第三十六講 穩捷公司代收代付議題
第三十七講 時美公司薪資低報議題
第三十八講 穩捷公司管理報表議題
第三十九講 穩捷公司受罰分攤機制
第 四 十 講 穩捷公司KPI 連結獎金議題
第四十一講 倍捷公司年度預算議題
第四十二講 時美公司建廠金流議題
第四十三講 時美公司專案損平點議題
第四十四講 倍捷公司疫情開源節流議題
第四十五講 時美公司欲向地下錢莊借款
第四十六講 倍捷公司被併購之換股比率協議
第四十七講 穩捷公司分配股利討論
第四十八講 主管養成議題I
第四十九講 主管養成議題II
第 五 十 講 主管養成議題III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李雅筑
擁有10+年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經驗,及台美會計師執照。直誠管顧的創辦人及FB社團〈會計大小事〉的創辦人。協助超過100+家中小企業調整營運體質。專精於財務預測、帳務整理、會計系統規劃與導入、專案管理及規劃追蹤。
定期主辦會計主管分享會,及開辦會計專業培訓課程。致力於讓公司中的會計主管,成為能夠了解全局以及作為老闆策略幕僚的核心角色。讓會計人展現更多價值。
陳芬蓉
畢業於東吳企管碩士在職專班,在財會領域工作三十餘年,擁有在同一公司擔任從出納到上市公司財務長的完整經驗。
會計里程碑:會計制度及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執行、帳務模組化標準化及ERP推動、整帳及節稅規劃、上市規劃及股務控管、經營及成本分析、利潤中心到獎酬規劃、資金調度及外匯避險、投資架構及股權規劃。定期主辦會計主管分享會,並輔助二代傳承及控股經營。
希望退休後能再有所貢獻並豐富人生,協助有心想成為財會主管的夥伴,或為公司培養財會主管。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