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文物,講述階層流動、經營算計、男女分工、罪與罰、汗與淚的秦漢工匠史
◎編輯推薦(作品看點)
★ 男女工匠,是名士、是奴婢、是刑徒,他們締造秦漢中國
我們必須體認他們的經營算計,工作的環境、方法與時間,共情他們的社會和經濟地位、階層流動困境、男女分工的制度邏輯、被奴役剝削的苦痛,因為,沒有女性工匠,就沒有工坊生產出的織物、漆器;沒有男性工匠,就沒有青銅、鐵器;沒有數不清的男女工匠,就更沒有秦漢皇家以及“中產階層”的宮室陵墓。
★ 風險與疾病,工匠深入骨髓的哀傷
比如鎏金工人“黃塗工”,他們需將金箔和液態汞合成的、帶黏性的金汞劑塗抹在金屬器物上。隨後器物被置於低溫下烘烤,汞揮發為劇毒氣體,而金則牢固地附著在器皿表面。由此,因汞中毒而造成不可恢覆的神經及器官損傷,這才是工匠們的日常。
★ 屢獲大獎,美術史、經濟史、物質文化史力作
本書不僅是一部可稱“如何把沈默的人造物轉化為言語性史料”的美術史方法論示範,同時也是“近25年來,對漢代社會經濟史最重要的英文專著”。
美國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美國歷史學會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著作獎、美國高校藝術協會查爾斯·魯弗斯·默里最佳美術史著作獎……
◎學者推薦
秦漢是一個充滿了美學化的物質制作的世界……大一統造成的國家財力之集中,官僚制導致的中產階層的出現,以及為服務這新的社會結構所構建的新的象征系統,使秦漢的物質文化景觀,無論形態、規模還是分布的範圍,都與商周的截然有別……以物質文化或藝術史為視角,揭示並感受這制度化生產中的人性之緯,李安敦教授的《秦漢工匠》一書,乃是目前唯一的一部。……同時,本書亦是一部可稱“如何把沈默的人造物轉化為言語性史料”的方法論示範。
——繆哲(著名美術史學者,浙江大學教授)
李安敦教授厘清了工匠的社會位置以及官方資助和法律限制對其產品帶來的影響。本書在在呈現了我們博物館中的精品,是在怎樣的條件下制作出來的。
——魯惟一(著名漢學學者,英國劍橋大學教授)
透過博物館的玻璃展櫃鑒賞中國的漆器、青銅器、石塑像,人們會好奇這些裝飾精美的碗盞和器具是如何制作的。雖然本書在器物制作方法上著墨不多,但李安敦教授打開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帶我們超越一件器物或一座建築的物理特點、男女工匠的生活,進入覆雜且隱匿極深的早期中國社會。
——羅森(著名考古學學者、美術史學者,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本書是對早期帝制中華文明時期手藝、工業組織的全新且權威的研究。無疑也是近25年來,對漢代社會經濟史最重要的英文專著。
——羅泰(著名考古學學者、美術史學者,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內容簡介
自雇工匠、受薪工匠、合約工匠、學徒工匠、服役工匠、刑徒工匠、奴隸工匠,是這些真實具體的男女工匠,創造了秦漢中國。李安敦教授透過本書,帶領我們了解這些活生生的人以及他們所處的覆雜的社會、商業和技術網絡,讓我們從走馬觀花中停下腳步,開始體悟千年前的物質文化遺產背後,有著與當下的你我一樣的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