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學的偉大作品姍姍來遲:在意大利、法國或西班牙文學的經典時代之後,才有了我們現在算作世界文學的德國作品。這部小巧而富有啟發性的文學史追溯了這種延遲的發生。凡是文學史,都以呈述文學史貌為撰寫準繩,而《德意志文學簡史》的研究卻難得采取了一種嚴肅的辯爭方法,認為那些做日耳曼學的人,首先應當捫心自問:是否在文學研究中躲避了那個廣受詬病卻從未辨明的德意志性?是否在那些不願看見的東西(比如遺忘和錯誤的判斷)面前下意識閉上了眼睛?史臘斐在《德意志文學簡史》中尋求建立一種全新的因果關系。
編輯推薦
1.描述當代德國人的文學記憶,一本文學史“論”, 而非文學史“述”。
本書的目標讀者不局限於專業研究者, 但又不是泛泛而論的通俗普及讀物。它之所以觸動很多人的神經,就是因為它無意成為事無巨細、面面俱到的史料匯編,而是真正地選取了留存於後世文學記憶中的文學:歌德、席勒、萊辛、托馬斯· 曼、里爾克、霍夫曼斯塔爾和卡夫卡,這就是本書的含金量所在。
2.追問德意志文學的“德意志性”,用二戰後成為恥辱的禁區話題解構自身民族文學。
二戰後, 由於某種政治正確性的約束,“德意志民族性”問題成為整個德國社會的禁區。外國學者尚能心無芥蒂, 德國學界卻對這個敏感問題避而不談,或者只有在顧左右而言他時才能曲折地訴說自我。而離經叛道的史臘斐百無禁忌, 開篇就以“德意志”為題,以可怕的鋒利挖開自身,面對世界的追問。這也造就了本書的獨一無二。
3.暢談兩次德意志文學的高峰,從史學全景出發,辨認德意志文學發生改變的終極脈絡。
史臘斐在這本書中著重對1800年前後的古典—浪漫時期的德語文學,以及 1900年前後登場的德語經典現代派作家做出了評論,正是憑借對史實的熟稔和通透的認識, 他才有能力在德意志文學的歷史中騰挪跳躍、身手敏捷地破除陳見, 做到“通百家之變, 成一家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