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312056512 |
定价 |
RMB58.00 |
售价 |
RM63.80 |
优惠价 |
RM44.66 * (-30%)
|
作者 |
龔德才
|
出版社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3-04-01 |
装订 |
平裝. 無. 175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前言(ⅰ)
第1章 緒論(1)
第2章 論文物保護基本概念(4)
2.1文物保護專業術語體系(5)
2.1.1與文物保護專業基礎有關的專業術語(5)
2.1.2與文物保護修復有關的專業術語(18)
2.1.3與文物病害有關的專業術語(27)
2.2文物病害量化評估(33)
2.2.1文物實體病害術語溯源(33)
2.2.2文物病害可公度(34)
2.3文物資訊(37)
2.3.1文物資訊概述(37)
2.3.2文物資訊的十大特點(39)
2.4文物預防性保護(41)
2.5文物過度修復(43)
2.6文物複製(46)
2.6.1部分文物資訊的無法複製性(46)
2.6.2文物複製品與文物的區別(47)
2.6.3文物複製與文物資訊轉錄(48)
2.6.4文物複製的重要性(49)
第3章 論文物保護理念與原則(53)
3.1文物的真實性(54)
3.2文物的完整性(57)
3.2.1完整性的基本概念(57)
3.2.2完整性的意義(59)
3.2.3完整性與真實性的關係(59)
3.2.4完整性與完整度的區別(60)
3.3最小干預原則(61)
3.3.1最小干預原則的概念(61)
3.3.2最小干預原則的形成及發展過程(62)
3.3.3最小干預原則的內涵(65)
3.4可再處理原則(66)
3.5可識別原則(67)
3.6風險管理原則分析(69)
3.7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的理念與實踐(71)
3.8文化遺產保護與傳統工藝(74)
第4章 論文物保護基礎理論(81)
4.1文物保護基礎理論核心——文物實體質點模型(83)
4.1.1文物實體質點模型(83)
4.1.2環境因素與文物實體質點運動(85)
4.2文物保護基礎理論框架(87)
4.3文物保護基本原理(89)
4.3.1文物實體回補修復理論(89)
4.3.2適用於粘連文物揭取的自分層理論(90)
4.3.3文物實體有害物的穩定化(91)
4.3.4文物實體材料孔隙(92)
4.4文物保護方法論(95)
4.4.1文物保護方法論的基礎——“平衡”與“穩定”(95)
4.4.2比較研究及參比樣品的確定(96)
4.4.3文物保護研究常用方法(98)
4.5文物保護領域的科學問題(100)
4.5.1文物保護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100)
4.5.2文物保護科學問題、技術問題和工程問題的區別(101)
4.5.3文物實體封護中的科學問題(102)
4.6文物保護領域的邏輯關係(105)
第5章 論文物保護學科建設(108)
5.1文物保護學科發展歷程(109)
5.1.1相關研究和教學機構(109)
5.1.2學術團體和學術刊物(110)
5.2文物保護學科交叉性(112)
5.2.1什麼是交叉學科(113)
5.2.2文物保護學科的交叉性有哪些(114)
5.2.3文物保護學科是由哪些學科交叉形成的(114)
5.2.4交叉學科文物保護產生的背景(115)
5.2.5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在文物保護學科中交叉的內在
邏輯關係(116)
5.3文物保護與其他相關學科的區別(117)
5.3.1文物保護的研究物件特殊性(118)
5.3.2文物保護的研究方法特殊性(119)
5.3.3文物保護的研究目的特殊性(119)
5.4文物保護學科視野(120)
5.4.1文物實體平衡(120)
5.4.2文物實體累積損傷效應(121)
5.4.3文物實體組成材料分子圖像(123)
5.5文物保護學科體系(124)
5.6文物保護學科建設面臨的問題(126)
第6章 論文物實體材料及文物保護材料(129)
6.1文物實體材料與現代材料(129)
6.1.1文物實體材料的定義與特徵(129)
6.1.2文物實體材料的組成結構與變化形式(130)
6.1.3文物材料與現代材料的區別(132)
6.2文物實體材料系統的動態特徵(133)
6.2.1文物本體材料系統與文物實體材料系統(133)
6.2.2文物實體材料系統變化的原因(133)
6.2.3文物實體材料系統的動態特徵的現實意義(135)
6.3文物實體材料中的伴生關係及伴生物(136)
6.3.1伴生物的定義(137)
6.3.2伴生物的分類(137)
6.4文物實體材料劣化(138)
6.4.1文物實體材料的穩定性(138)
6.4.2文物實體材料的穩定性系統(139)
6.4.3文物實體材料劣化(140)
6.5文物實體材料表介面研究(141)
6.5.1文物實體材料表介面定義(141)
6.5.2文物實體材料表介面研究的重要性(142)
6.5.3文物實體材料表介面的特點(144)
6.6文物保護材料的“服役”與“失效”(146)
6.6.1文物保護材料(146)
6.6.2文物保護材料的服役(147)
6.6.3文物保護材料失效(148)
第7章 論文物保護修復技術(150)
7.1文物保護三大目標(150)
7.1.1保證文物實體的穩定(151)
7.1.2保證文物的真實性(152)
7.1.3維護文物的完整性(152)
7.2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研究(153)
7.3文物修復中“修”與“複”的關係(158)
7.4文物修復中“自然現象”的保護修復對策研究(161)
7.5可重複性在文物保護實驗中的地位和作用(163)
7.6書畫裝裱和舊裱(165)
7.6.1厘清書畫原裱和舊裱的保護修復意義(165)
7.6.2書畫裝裱相關研究案例(168)
後記(174) |
|
|
|
|
|
|
|
|
|
|
|
|
|
|
龔德才
1960年11月生,江蘇省南京市人。工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五屆江蘇省優秀知識份子。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文物保護科學基礎研究中心主任、考古殘留物分析實驗室負責人、優選技術研究院文物保護功能材料與智慧裝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常務理事。
長期從事文物保護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紙質和紡織品文物、古建築彩繪等文物保護工作。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6項、國家文物局等省部級科研專案10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獲得文物保護技術發明專利4項、軟體著作版權2項。主持完成文物保護專案30余項,保護了大量珍貴文物。獲得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獎3項,江蘇省文化廳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