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年紀愈大,時間過得愈快:從心理時間的祕密,到記憶如何形塑我們的一生
|
|
Why Life Speeds Up As You Get Older: How Memory Shapes Our Past(WAAROM HET LEVEN SNELLER GAAT ALS JE OUDER WORDT. OVER HET AUTOBIOGRAFISCH GEHEUGEN) |
|
|
|
|
|
|
|
|
ISBN |
9789864898008 |
定价 |
NT420 |
售价 |
RM65.60 |
优惠价 |
RM56.42 *
|
作者 |
杜威.德拉伊斯瑪
|
译者 |
張朝霞 |
出版社 |
漫遊者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3-06-2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36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暢銷歐洲各國最受歡迎科普著作●
榮獲4項荷蘭國家大獎:2項文學大獎、2項科學大獎
入圍英國Aventis科普圖書大獎決選
從記憶的形成到記憶的磨蝕——
記憶不只刻畫人生的風景,更是我們的人生。
◆
記憶就像狗一樣——來或不來都由不得人;
當我們年紀愈大,它愈不理人,只管窩在它安然自得的地方。
˙為什麼有些記憶淹沒在時間之流,有些卻死忠陪伴我們的一生?
˙為什麼羞辱的記憶總像昨天才發生的?
˙年紀愈大愈愛回顧青春往事,是不可避免的人類心理機制?
˙聽到震驚的消息時,為什麼我們不只會記住事件本身,還會記住當下環境的各種細節?
˙突然湧現的似曾相識感,是前世輪迴?夢境的成真?腦子為時極短的短路?還是……
˙聽一次樂曲就能完美重新演奏,看一眼就能畫出建築透視圖——他們究竟是天才還是傻瓜?
˙擁有超人般的絕對記憶,是天賦還是詛咒?
˙人死前會看到自己的一生有如電影般快速連播,這是真的嗎?!
本書透過眾多經典心理實驗,致力於探討與所有人息息相關的「自傳性記憶」,包括以視覺影像為大宗的最初記憶、氣味/滋味與記憶的關連、刻骨銘心的記憶,並闡釋了與自傳性記憶相關的各種大腦謎團,包括似曾相識感(Déjà vu)、閃光燈記憶、懷舊效應這些我們或多或少經歷過的體驗,更生動探討了瀕死體驗、學者症候群、絕對記憶等各類文學、電視影集、電影熱愛的特例題材相關分析,以及腦損傷對記憶的影響等現象與問題。
◆
從兒時倒背如流到年邁時轉頭即忘,從記憶的形成到記憶的磨蝕,
此間種種問題注定會來到我們每個人面前。
為什麼當青春不再,總是新的記不住,
塵封已久的往事卻變得歷歷在目、恍如昨日?
但想起的、記住的,都是真的嗎?
而那些想不起來、忘了的,還找得回來嗎?
作者淵博的知識、如詩般的感受力、敏銳的洞察力與優美筆風,在本書中巧妙融為一體。他一邊信手捻來心理學史上至今對記憶的各種研究結果,一邊招來喬治桑、伍爾芙、普魯斯特、納博科夫等文學大家現身感性說法,使本書不只充滿知識、智慧和哲理,更達到超越一般心理學著作的深度,既贏得荷蘭兩項科學著作獎,也摘下兩項文學大獎。
「曾幾何時,遙遠的過往無一倖存,人逝物非,但依然有東西留下來,靜止的,孤立的,更脆弱,卻更有生命力,更飄渺,更堅持,更忠誠──氣味和滋味長久以來守在這裡,像靈魂一般,隨時準備予我們提示,等待與期盼著屬於它們的時刻到來,在一切灰飛煙滅時……」──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本書為《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全新改版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總論──記憶就像狗一樣,窩在牠自己想待的地方
‧「自傳性記憶」早期研究之一:聯想與回憶實驗(倫敦)
‧揭櫫「懷舊效應」的第一人
‧「自傳性記憶」早期研究之二:量化記憶實驗(柏林)
‧遺忘的速度相對來說先快後慢
‧數據的最初勝利
‧主流記憶研究模式:可驗證性
‧新舊記憶研究更迭
‧聯想實驗重出江湖
‧為什麼要探究記憶之謎
‧答案不只存在心理學中
第二章:最初記憶──劃破黑暗生命的靈光
‧童年失憶症
‧視覺記憶占壓倒性多數
‧保留在記憶中的,有可能微不足道
‧心理分析大師的最初記憶
‧佛洛伊德的「屏幕記憶」說
‧最強大的「記憶因子」:恐懼或驚愕
‧「創傷」的心理學化
‧最初記憶的真實性
‧故事?抑或記憶?
‧語言技能發展與記憶
‧個人感情的摻合
‧有「我」才會有記憶
第三章:氣味與記憶──追憶似水年華
‧埋藏在氣味中的情感
‧氣味喚起的記憶更生動?
‧氣味對歲月的頑抗
‧嗅覺的生理剖析
‧先會運用嗅覺,才學會說話
‧滋味和氣味的恆久性
第四章:刻骨銘心的記憶──羞辱是用永不褪色的墨水書寫的
‧受辱經驗持久保鮮的正面意義
‧在羞辱的記憶中看到自己
第五章:閃光燈記憶──那一天的那個時候,你身在何處、和誰在一起、在做什麼?
‧腦海中的「立即列印!」指令
‧其他因素的影響
‧閃光燈記憶=照片?
‧閃光燈記憶也會被遺忘
‧連接直覺的記憶
第六章:記憶的方向性──為什麼我們的記憶是前進的、而非後退的?
‧先發生X才發生Y,為什麼回憶倒溯不是先Y才X?
‧倒轉記憶的想像實驗
‧永遠只能往前播放的影片
‧盧米埃兄弟賦予記憶新的隱喻
第七章:絕對記憶──記憶超人的矛盾生命
‧波赫士的文學想像實驗
‧真實世界的「記憶超人」
‧沒有極限的超強記憶
‧視覺化記憶法:7是留小鬍子的男人
‧軌跡法:「腦海中的漫步」記憶術
‧通感:文字有顏色、味道,甚至痛感
‧我「看到」,我「感覺到」
‧完美記憶的陷阱
‧擁有絕對記憶,等於沒有記憶
‧失眠:你我都要忍受絕對記憶的折磨
第八章:學者症候群──天才抑或白痴的界限
‧算術超人:鄉下農夫巴克斯頓
‧萬年曆計算:「學者」戴夫
‧透視「天才」:史蒂芬‧威希爾
‧視覺記憶
‧另類音樂「天才」:德芮克
‧殘缺的天才?
‧大腦功能單側化
‧關閉一道門,開啟另一扇窗
第九章:盲棋大師的記憶之謎──托恩‧夏布弘茲給我們的啓示
‧運用代碼減輕記憶的壓力
‧高度選擇性的記憶
‧記得多,又同時記得少
第十章:腦損傷和記憶──身心巨大創傷對大腦的影響
‧「恐怖伊凡」身份之謎
‧波蘭死亡集中營:特雷布林卡
‧烏克蘭人守衛的下場
‧丹安紐克=「恐怖伊凡」?
‧問題重重的指認程序
‧異常環境造成大腦損傷
‧烙印般深刻的記憶也會失真
‧創傷性記憶有絕對可信度嗎?
‧指認程序的正義性
‧犯罪現場:索比堡
‧誰才是「恐怖伊凡」?
‧正義得到伸張??
第十一章:記憶不可察的生命風景──華格奈夫婦的家族攝影傳記(一九○○~一九四二年)
‧從聖誕晚餐看人生風景滄桑變化
‧其他詮釋人生歷程的手法
‧平凡人生變身藝術
第十二章:似曾相識感──前世與今生?夢境與現實?以及其他理論
‧狄更斯筆下的詮釋
‧陌生的熟悉感
‧記憶失常,還是精準複製?
‧曾經,這一幕也發生過?──前世與今生
‧幻影成真──夢境與現實的重疊
‧人類能夠召喚的防禦機制之一
‧似曾相識感就像電影預告片?
‧「兩個大腦」理論
‧「雙重覺知」理論
‧似曾相識感VS.自我感喪失、詞語異化
‧精神能量強弱的影響
‧用現代統計工具重新檢證
‧似曾相識感與精神分裂症
‧瘋狂的雙重人生體驗
‧似曾相識感與癲癇症
‧現代醫學科技的佐證
‧為什麼研究「病理性似曾相識感」?
‧起始階段的尾聲
‧詩人的「似曾相識」意象
第十三章:懷舊情結
──自傳與自傳性記憶
‧懷舊高峰期
‧懷舊效應的非正式實驗
‧今天仍能感受童年記憶中的痛
‧初體驗的紀錄
‧屈辱:彷彿是昨天才發生的事
‧愛情讓你全世界只看得到一個人
‧延長歲月的篇幅
‧二十歲時發生的事最深刻
‧懷舊效應三大理論
‧自傳性記憶與自傳的共通之處
‧最後的時光
第十四章:為什麼年紀越大,時間過得越快
──心理時間的祕密
‧影響心理時間的因素
‧內在光學
‧時間的感知
‧時間感實驗
‧「空洞的」時間
‧望遠鏡現象
‧懷舊效應:時間標記
‧生理時鐘
‧青春長,老年短
第十五章:為什麼我們會遺忘?
──既強韌又脆弱的記憶
‧記憶和遺忘
‧忘卻了的遺忘
‧在黑暗中書寫
‧恐怖的虛空
第十六章:瀕死體驗
──看見自己的一生在眼前不斷閃映而過
‧全景的視野
‧超出語言的表述範圍
‧地質學家的墜崖瀕死體驗
‧高空失足,「落入」天堂
‧當潛意識取代意識
‧瀕死體驗的比喻形式
‧受寵的電影比喻
‧全景記憶的案例統計
‧童年回憶的慰藉力量
‧幻覺取代知覺
‧神經學上的三大解釋
‧美好愉快的絕命關頭
第十七章:以記憶為本
《勸世靜物畫:一名年輕畫家的肖像》
‧時光可以倒流的畫作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杜威.德拉伊斯瑪(Douwe Draaisma)
1953 年生於荷蘭,專攻人類記憶的本質和運作方式。1999年因記憶研究上的成就,榮獲海曼斯獎(the Heymans Prize)。2014年以其在心理學史研究與著作上的成就,榮獲荷蘭皇家頒授「奧倫治拿索勳章」(Officer in the Order of Orange Nassau)。現任荷蘭格羅寧根皇家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行為暨社會科學學院首席教授(chair Professor)。
主要著作有《為什麼年紀愈大,時間過得愈快——從心理時間的祕密,到記憶如何形塑我們的一生》、《記憶的隱喻》(Metaphors of Memory,劍橋大學出版)、《遺忘的慰藉》(Forgetting: Myths, Perils and Compensations)、《懷舊製造所》(The Nostalgia Factory: Memory, Time and Ageing)等,皆被譯成十多國語言。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