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有權隨心所欲,而我同樣有權決定如何解釋他們的話。
慢一點回應,甚至不回應也無妨。
與達賴喇嘛、艾克哈特.托勒同列
「世界百大最具精神影響力人物」的美國靈性導師最新療癒力作!
當生活變得不堪負荷、不知道該怎麼辦時,
我要對自己和周圍的人說什麼?
如今世界已經來到了集體內心擴張的「水瓶時代」,我們在他人身上感受到的每一項差異,都可能成為探索更深層連結的深切邀請。問題是面對社群媒體和日常人際互動上的摩擦或對立,我們經常無法保持冷靜,總是想要立刻反擊或回應,不是被激起太多情緒,就是內耗太多,以致身心俱疲。
這種時候,我們就需要練習「保留空間」,讓自己不會習慣性地,在第一時間就給出情緒化的淺層反應,無論是正面、負面的回應都一樣。
這本書充滿了讓自己更好也讓別人更好的技巧,十項原則將幫助你透過有意識的溝通來解決衝突,鼓勵所有人(尤其是高敏感族)以勇敢、自信和同情心擁抱千變萬化的世界,可以讓你:
◎促成更多鼓舞人心的自我對話,而不是痛苦的內在批評。
◎學習如何成為隱藏在內心深處、潛伏在身邊人們陰影中的傷口的好友。
◎平復傷痛的記憶,原諒那些真的沒辦法做得更好的人,無論周圍的人行為舉止如何,你都能在平靜的道路上前行。
◎加深在人際關係中的親密感,幫助你感覺更投入生活、敞開心扉,讓你的聲音被聽到。
◎學習如何做到最好且獲得更多支持,並在不耗盡自身所有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支持他人。
◎從完美主義、相互依賴和取悅他人的束縛中解脫,重新獲得你全然應得的個人力量。
◎在面對那些視你為避風港、垃圾桶的人,能夠更有抵抗力。
◎意識到自己的經歷與周遭他人間的差異,讓你能夠基於自由做出擁有力量的選擇,而不是迷失在他人強烈的模式中。
慢一點,讓力量回歸內心的靈性智慧──
◆ 為了幫助別人能真正地療癒,表達支持會比提供糾正更有用。
◆ 與其花大半輩子等待對方道歉,鼓勵這項特質會啟發你帶著愛以身作則,你會因為深刻的貢獻而向上提升,不再受困於「要從那些無力給予的人身上收到回饋」的想法。
◆ 不妨想像一下,用「我看到你很痛苦」來回應一個猛烈抨擊你的人會如何?也許承認他們內心的衝突有助於他們繼續進化、加深親密連結,而非製造更多不和諧。
◆ 學會區分「肯定對方的經歷」與「安撫對方」的不同之處,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安撫」是無意識、盲目同意他人的觀點,只有當我們不再躲在盲目同意的面具底下,才能保留空間。
◆ 當你支持別人發聲,反過來也可以幫助你重新找回沉寂已久的發言力量。
◆ 你越是意識到憤怒是創傷事件的重演,你就越不容易感受到威脅。
◆ 你花越多時間選擇去保留空間,而不是將別人的需求當成對自己的攻擊,你就越有能力以平和、開放和輕鬆的方式度過每一波情緒浪潮。
◆ 那些質疑或無視你需求的人,其實是在幫助你看得更清楚,了解誰只是因為你能帶來好處才加以接近。
誠摯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茱蒂(Instagram療癒系創作者)
謝宜珍(作家、身心靈講師)
羅志仲(人際溝通講師、身心靈工作者)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本書的核心概念「保留空間」,正好是高敏感社交管理的正解,我們需要純粹的關係,練習不隨他人的情緒起舞,練習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課題!──茱蒂(Instagram療癒系創作者)
作者精闢分析十個心法,不僅能自我提升,更讓集體意識擁有更好的連結。當我們彼此擁有舒適的空間,就能和諧共處,達成雙贏。──謝宜珍(作家、身心靈講師)
對我而言,這本書談的是「和解」。我們需要先與自己和解,治癒自己的傷痛,進而在確立界線的前提下,也能涵容他人的傷痛,這是我們能帶給這個世界最大的禮物。──羅志仲(人際溝通講師、身心靈工作者)
空間,是一種可能性。看似什麼都沒有,卻也可以是萬事萬物出現的所在。在本書十個特質的引導之下,祝福你我都越來越有保留空間的餘裕,並有機會善用這個禮物。──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