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001 序:思辨與想像的和解 005 我的批評觀 上 編 003 現實主義語境中的先鋒寫作可能 011 當代敘事與偵探小說的結構 一、從偵探小說到硬漢派文學與狄倫馬特 二、講述疑問重重的現代世界 三、偵破謎底與偵破人心 四、推理的真相與愛的悖反 032 歷史小說的共情和想像 044 日常書寫的六個面向 一、《去海拉爾》:日常生活的細節 二、《職業撒謊者的供述》:日常生活的審視 三、《從歌樂山下來》:日常生活的深度 四、《奔月》:日常生活的失蹤者 五、《消失的女兒》:日常生活的風格 六、《以父之名》:日常生活中的當代人身份 080 人文性與文學性的和解 一、奇觀的寫作與符號的寫作 二、“人文性”與“文學性”的內在矛盾 三、俗世經驗與審美經驗的轉換 下 編 095 林語堂的三重身份 一、自由主義者:對當前政治的批評 二、民族主義者:對本國現代性的充分肯定 三、普世主義批評家:對世界現代性的批評 114 在“有情”傳統中建立及重建自我 一、前半生的兩種“落伍” 二、“社會發展取突變方式,這些人配合現實不來” 三、後半生的三種“解放” 四、身份建構問題與自我覺醒問題 五、“時間勝利的故事” 136 劉震雲創作脈絡辨 一、1979—1986:早期小說 二、1986—1991:“新寫實”時期 三、1991年迄今:故鄉寫作 152 “存在是我們的職責” 一、精英階層群像 二、先鋒敘事遺風 三、救贖的面向 170 城市與時代的精神現象學 一、一座城市的精神結構 二、勘探歷史理性 三、時代的心靈史 190 阿乙論 一、鎮與城 二、自由的寓言 三、為了一種新小說 附 錄 243 反烏托邦小說的敘述倫理 254 重審《作者之死》 266 拒絕想像
徐兆正,哲學碩士,文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現任教於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文藝批評研究院。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與評論,兼及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研究。文章散見《讀書》《今天》《文藝爭鳴》《當代作家評論》《當代外國文學》《小說評論》等刊物。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