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台灣文學史上,第一部犯罪小說 ★百年沉寂/1898年日文連載,2023年中文首度成書 *** 明治年間, 特務巡查池中光、報社記者花野艷雄, 在龍山寺悠閒散步時,突然聽見台灣小孩的驚叫聲, 「有死人!」定睛一看,池裡竟然漂著一具屍體…… 1898年1月7日,《臺灣新報》上出現了一位署名さんぼん(三本)的作者,自此開始連載了54回的日文小說。這篇題為〈艋舺謀殺事件〉的作品,不僅為台灣本地推理敘事打了頭陣,也讓連載小說在報刊上站穩腳跟,著實改變了文學史。 由於外在政治局勢的影響,使得那段時間有關台灣的日語作品,被遺忘且消失於歷史長河。這段空白許久的歷史,經由譯作者既晴的努力,重新現身於大眾眼前,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堪稱劃時代的犯罪小說,是如何精彩。 好評推薦 路那(推理小說研究者) DK.DI掃(異色檔案YOUTUBER) 丁威仁(清華大學華文所副教授兼所長) 下村作次郎(台灣文學與台灣原住民文學研究者) 中島利郎(台灣文學研究者) 李柏青(小說家) 林水福(日本文學研究者、作家、翻譯家) 林斯諺(推理小說家)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高傳棋(台北水窗口執行長) 陳允元(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 提子墨(台灣、英國與加拿大犯罪作家協會會員) 廖振富(國立台灣文學館前館長) 薛西斯(小說家) 羅詩雲(國立政治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日本推理小說之神 島田莊司 跨海專文推薦 ◎台大台文所教授 黃美娥 壓卷解說 ◎台灣犯罪文學研究者 洪敍銘 專文導讀 「傑出的台灣作家既晴先生,將這種古典艱澀的日文詳實中譯並出版,可說是一項具有開創性的偉業,將為台日小說界帶來巨大的刺激。」-島田莊司 「回顧さんぼん於一八九八年撰寫的〈艋舺謀殺事件〉,不僅內容能反映殖民初期日人看待台人的視角、位階與統治心理,其實對於台灣小說史研究,也提供許多可加反思之處,更何況以第一篇出現在台灣報刊偵探、犯罪小說之姿,就足夠讓國內偵探、犯罪小說迷倍覺興奮。」-黃美娥 「這篇小說不僅呈現了偵推敘事在台灣的萌芽,也展開了如何以文學為載體,探索台灣『本地』的可能。」-洪敍銘 「我感覺彷彿遊歷了日治時代的艋舺街巷,對創作也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這部台灣犯罪文學的破曉作,縱使與過去的創作毫無承續關係,但在它面世後,必然會對未來的創作產生『類型文學在地化』的重大影響。那將是歷史與現代的交會,我是如此深信。」-既晴
推薦-台灣犯罪小說的輝煌起點/島田莊司 導讀-抵抗遺忘:《艋舺謀殺事件》的再翻譯/洪敍銘 本文 譯後記/既晴 解說-二十年的等待/黃美娥 附錄一:作品連載及修訂概要 附錄二:作者生平考察 附錄三:案件新聞報導翻譯 附錄四:圖片及照片出處
作者簡介 さんぽん(三本) 生平不詳,尚有刑案實錄《苗栗工友命案》(苗栗の小使殺し)連載著作。 審定者簡介 陳力航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著有《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前衛)。與他人合著有《黑色怪譚:讓你害怕的,真的是鬼嗎?》(聯合文學)、《不能只有我看到!台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圓神)、《社會事》(前衛)。 譯者簡介 既晴 犯罪、恐怖小說家。生於高雄,現居新竹,任職IC設計工程師。曾以長篇《請把門鎖好》獲第四屆皇冠大眾小說獎首獎。創作有長篇《網路凶鄰》、《修羅火》,短篇集《感應》、《城境之雨》等,尚有犯罪文學評論、專欄約百餘篇,並擔任過公視人生劇展「沉默之槍」製作人。譯作有短篇《與押繪一同旅行的男子》、《夜長姬與耳男》、《瓶詰地獄》、《人間椅子》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