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係斷捨離:當相處感到心累,如何留下守候、如何灑脫放手?
|
|
Ready: How to Know When to Go and When to Stay |
|
|
|
|
|
|
|
|
ISBN |
9786267257135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1.08 *
|
作者 |
大衛.里秋
|
译者 |
尤可欣 |
出版社 |
啟示
|
出版日期 |
2023-06-22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72 页. 14.8.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电子书试读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為什麼我在這段關係中忍耐這麼久?
是什麼讓我難以放手?
為什麼我一退再退、甘於卑微?
是什麼原因讓我接受不當對待?
我們可能習慣被對方誤傷,然後以某種莫名其妙的方式撫平;
我們就這樣互相傷害、繼續忍耐,直到遍體鱗傷……
當一段關係、婚姻或工作只剩下束縛和無力感,
如何知道還有改善、修復的空間,
或是時機已到,應該離開、踏上新旅程?
本書幫助你慎選時機,做出你該要的重大改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該留在這段關係裡嗎?或者,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在50多年的心理治療師生涯裡,里秋博士常被問到這個令人痛苦的問題,而且出現的頻率比其他任何問題都多。他幫助過許多不同年齡層的人,指導他們為自己的伴侶關係、工作職場、家庭衝突……做出「該去或該留」的艱難決定。
里秋博士分享了做出這些決定所需要的深刻智慧,以及如何實際執行。此外,本書也探究了時機的奧祕:為什麼我們停留太久?為什麼我們太早離開?時機成熟的感覺又是什麼?
書中收錄了許多真實案例和有用的覺察練習,包括冥想、自我探究、日記和自我肯定練習,幫助你更深入了解自己,以及我們對自己所做的最溫柔的兩種選擇:
不要在束手無策的狀況中待得太久,我們該做的是「勇敢說再見」;
留在可以改善的狀況裡繼續努力,才有足夠的時間「讓轉變發生」。
☉人生的不幸福
生命中的困境與不快樂,大多是來自「該離不離、該留不留」,也就是該放手離開時,沒有足夠的力量與內在資源支持自己往前行;該留下繼續努力時,卻抽身得太快,錯失了修復關係或破鏡重圓的機會。
☉離不開的原因
在關係中,離不開的膠著處處可見,因為我們從父母及社會文化中學到的,是面對痛苦就要忍耐、忍耐才能換來美好果實,甚至潛意識裡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
☉決定留與不留
首先要確認,你不是為了想要改變對方、拯救對方而留下。如果確認要留下來,就要做好關係中親密、承諾、自主的功課。如果你決定離開,必須確定不是因為你想逃避承諾,或害怕失去自由。
【專業推薦】
張宏秀/婚姻家族治療督導
郭約瑟/精神科醫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賴芳玉/律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待得太久,或者待得不夠久
第一章 是什麼讓放手離開這麼難
.當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去知道或表達
.我們的恐懼可能正在霸凌我們
.我們相信自己生而為了忍受而不是幸福
.我們想辦法留下,卻又保持疏離
.我們困在童年魔咒中
.我們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受到威脅
.我們沉溺依賴,甚至關係成癮
第二章 什麼能幫助我們繼續前進
.從內在找到安全感
.面對我們的自欺欺人
.撫平內在的批判者
.面對懊悔
.克服我們積壓的悲傷
.篩選練習
.一周冥想練習
第三章 當我們覺得自己無法留下
.對親密、承諾和自主的困惑
.彼得潘飛行模式
.一開始就束手無策,現在仍無藥可救
第四章 做可行的事
.解決我們的衝突
.深入淺出:理性與啟示
.從創傷中解放自己
.在覺察中自我調節與自我安撫
.保持覺察迎接並騰出空間
.慈愛練習
.一周冥想練習
第五章 時機的奧祕
.時機和準備就緒
.如何遵從時機往前邁進
.如何遵從時機留在可改善的狀況中
.時刻之書
結語 下一步是什麼?
.讓自己放手前進的兩種呼吸練習
.當有成功希望時,選擇留下
.準備就緒
後記 過去的完美,令人焦慮的現在:一個幽默的故事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大衛.里秋David Richo 婚姻家庭治療學博士、資深心理治療師,以兩性關係、家庭與兒童諮商見長,強調覺察與慈愛對個人成長和情緒健康的好處。 他認為心理及靈性兩方面同樣重要,除了從事心理治療外,也在加州聖塔巴巴拉和舊金山帶領靈修團體。他在全美各地的依沙蘭靈修中心(Esalen institute)、靈磐避靜中心(Spirit Rock Retreat Center)、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聖塔巴巴拉市立大學成人教育中心等處授課,並常在英美各地舉辦工作坊。 他把榮格、佛洛依德、超個人學派的觀點巧妙融入專業實務中,常在作品中引用文學、神話與詩歌,激起讀者的共鳴並從中獲得啟發。他著有多本探討心靈與情緒 的作品,中譯本包括《與過去和好》、《當恐懼遇見愛》、《回歸真我》、《信任的療癒力》等。現居加州聖塔芭芭拉和舊金山。
相關著作:《當恐懼遇見愛:在關係中療癒害怕與不安,找回無懼的愛》《信任的療癒力:修復受傷的信任感,擁抱真正的愛與親密》《回歸真我:活出獨立的內在和成熟的愛》《與過去和好:別讓過去創傷變成人際關係的困境》
譯者簡介
尤可欣 曾任旅遊記者、編輯,現為藝術創作者與英、日書籍譯者。譯有《印度尋祕之旅:在印度遇見馬哈希》(合譯)、《雙手合十、一無所求》、《昨日的咖哩、明日的麵包》、《勇氣絲帶》、《生き甲斐:在當下,發現美與不美》、《為自己,再勇敢一次》、《寵物能量療癒》等,著有《沙漠中傳來的鼓聲──印度》。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