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中譯本序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1章 引言 1 概述 1 地質年代表 1 冰期地球 3 溫室地球 3 災難性氣候變化: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 4 結論 4 第2章 將今論古 6 引言 6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氧合酶(Rubisco) 7 Rubisco的特點 7 光呼吸作用 8 Rubisco的演化 11 氣孔 12 穩定碳同位素 13 結論 15 第3章 氣候與陸地植被 16 引言 16 植被的氣候 16 五億年的全球氣候變化 19 五億年的陸地光合作用 24 對光合作用模型推算的檢驗 31 結論 34 第4章 現今的氣候與陸地植被 37 引言 37 大氣環流模型(GCM)的描述 37 GCM的初始化和操作 39 古氣候的GCM模擬 39 GCM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40 植被模型的基本操作流程 40 模組描述 41 土壤的相互作用 43 定義植被結構 45 定義功能型 46 現代LAI與NPP的模型應用 48 1988年的LAI全球模式 49 1988年的NPP全球模式 59 主要功能型現代分佈的估測 62 結論 65 第5章 晚石炭世 67 引言 67 晚石炭世大氣對光呼吸作用的影響 68 晚石炭世大氣對葉片氣體交換的影響 71 晚石炭世光合作用與植物生長 74 晚石炭世全球氣候 77 晚石炭世全球陸地生產力 79 模型結果與地質記錄的比較 81 O2對全球陸地生產力和碳儲量的影響 84 陸地生態系統的分解速率和碳儲量 87 石炭紀C3和C4植物分佈 88 火災與晚石炭世陸地生態系統 89 結論 92 第6章 侏羅紀 93 引言 93 三疊紀-侏羅紀之交大氣CO2濃度和氣候變化 94 對植物適應和生存的影響 95 植物對高CO2濃度的適應 99 晚侏羅世全球氣候 102 晚侏羅世光合作用的全球模式 104 類比植被活動與地質資料的比較 107 晚侏羅世的全球陸地生產力 109 CO2對植被功能的影響 112 晚侏羅世植物功能型的分佈 121 與侏羅紀地質記錄的對比 124 結論 128 第7章 白堊紀 129 引言 129 中-晚白堊世全球環境 131 K/Pg界線後的撞擊環境 136 白堊紀全球植被生產力與結構 140 白堊紀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碳儲量 145 K/Pg界線時期全球野火造成的碳損失 150 K/Pg界線後生態系統特性的變化及地質記錄 154 模擬白堊紀植被活動的穩定碳同位素 157 白堊紀植被多樣性 160 結論 167 第8章 始新世 169 引言 169 始新世和未來的全球氣候 173 始新世GCM類比氣候與地質資料的比較 179 始新世陸地植被的結構與生產力 182 始新世植被對氣候的回饋 188 古近紀陸地化石森林生產力 189 始新世和未來的全球植被分佈 191 始新世和未來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儲量 194 結論 199 第9章 第四紀 200 引言 200 C3植物對冰期-間冰期旋回環境變化的氣體交換回應 202 末次盛冰期(LGM)以來的全球氣候變化 205 末次盛冰期以來的全球初級生產力和植被結構的變化 212 末次盛冰期以來植物功能型的分佈 219 末次盛冰期以來C4植物的分佈變化 228 末次盛冰期以來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儲量變化 232 第四紀晚期全球陸地生物圈13C識別效應對陸地碳儲量的意義 236 植被與大氣O2的氧同位素組成 241 結論 244 第10章 未來的氣候與陸地植被 246 引言 246 氣候情景 246 全球地表回應總量 247 淨初級生產力 248 淨生態系統生產力 248 地表徑流 250 碳匯 251 主導功能型分佈的變化 252 結論 255 第11章 結語 256 總論 256 碳迴圈 256 植物物種 259 現代和未來的時間尺度 260 結論 261 參考文獻 262 索引 294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