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原版序言 I 前 言 IV 一 清初國情分析 (一)對 17 世紀中葉中國社會發展水準的基本估計 1 (二)明清更迭是歷史的前進 3 (三)由亂而治的清初社會 9 二 清初學術溯源 (一)在理學沒落過程中所形成的“由王返朱”傾向 12 (二)經世思潮的興起 17 (三)利瑪竇與西學的輸入 22 三 清初文化政策批判 (一)清初文化政策的主要方面 29 (二)清廷文化政策的思想依據 36 (三)清初文化政策的歷史作用 41 四 務實學風的宣導者顧炎武 (一)生平學行述略 45 (二)社會政治思想 49 (三)經學思想 56 (四)文學思想 63 (五)務實學風 67 附錄:關於《日知錄集釋》纂輯者的考察 75 五 王夫之的博大學術體系 (一)坎坷的一生 83 (二)對傳統學術的批判繼承 86 (三)《雙鶴瑞舞賦》考證 90 六 黃宗羲與浙東學術 (一)從党爭健將到學術巨擘 100 (二)《避地賦》與東渡日本 103 (三)《明儒學案》與清初學術史的編纂 107 (四)《留書》與《明夷待訪錄》 117 七 呂留良與浙西學術 (一)呂留良學術溯源 122 (二)呂留良思想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126 (三)呂留良與黃宗羲 137 八 李顒與關學 (一)生平及為學趨向 144 (二)“悔過自新”說剖析 147 (三)“明體適用”說的歷史價值 152 (四)“明學術,正人心”的執著追求 159 (五)李顒實學思想評價 166 九 從孫奇逢到顏李學派 (一)孫奇逢合會朱王學術的努力 170 (二)顏元學說的形成 174 (三)顏元與漳南書院 177 (四)李塨對顏學的繼承及背離 183 十 李光地與清初理學 (一)江東二陸的理學 187 (二)李光地生平“三案”析疑 193 (三)李光地為學宗尚的轉變 198 十一 清初的史學(上) (一)官修本朝史 202 (二)私家修史 204 (三)谷應泰與《明史紀事本末》 208 十二 清初的史學(下) (四)萬斯同與官修《明史》 223 (五)《讀史方輿紀要》與清初歷史地理學 227 (六)吳乘權的史學成就 230 十三 清初文學藝術的經世特徵 (一)清初健實詩文風格的形成 239 (二)繁榮的清初詩壇和詞學的復興 242 (三)清初散文與小說的現實主義精神 246 (四)清初的戲曲藝術 248 十四 經學與考據學風的醞釀 (一)費密與《弘道書》 254 (二)閻若璩與胡渭的考據學 262 (三)毛奇齡與清初經學 267 十五 清初學術的歷史地位 (一)清初學術的基本特徵 273 (二)清初學術的發展趨勢 278 (三)關於清初學術的幾點認識 281 附錄一 從清初的批判理學思潮看乾嘉學派的形成 287 附錄二 梁啟超對清代學術史研究的貢獻 303
陳祖武 1943年10月生於貴州省貴陽市。1965年7月,畢業于貴州大學歷史系。1981 年 7 月,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2006 年,當選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1998 年至 2008 年,任歷史研究所所長。 2009 年,被國務院聘為中央文史館館員,至今一直在館員崗位履職。主要學術著作有《中國學案史》《清初學術思辨錄》《乾嘉學術編年》《乾嘉學派研究》《清代學術源流》《清代學者象傳校補》《清史稿儒林傳校讀記》等。兼任全國古籍規劃小組成員,主要古籍整理成果有《榕村語錄》《楊園先生全集》《清儒學案》《榕村全書》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