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21752175 |
定价 |
RMB79.00 |
售价 |
RM86.90 |
优惠价 |
RM65.18 * (-25%)
|
作者 |
(美)埃里克·約翰遜
|
译者 |
王吉美,賴曉琳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3-04-01 |
装订 |
精裝. 無. 317 页. 19.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0.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第1章 塑造選擇:什麼影響了我的決策
你或許以為,你的選擇完全是由你自己決定的,但這其實是一種錯覺。有個事實你可能並未察覺:當你在餐館點三明治時,當你愛人問你要看什麼電影時,當醫生問你是否想試用新藥來降低膽固醇時,當你流覽假期回家的航班資訊時,當你從公司的養老金計畫中選擇投資基金時……你的每一個選擇背後都有一個隱形的夥伴存在。
什麼是選擇架構
個人福祉與公共政策
我為何要寫這本書
選擇架構的多種工具
選擇架構是把雙刃劍
第2章 合理路徑:“切負荷”助你做出關鍵決策
“切負荷”是一個電力專業術語,指的是當用電需求超出供電能力時,電力公司可能會將部分負荷從電網上斷開,以保障更重要的供電。確定合理路徑就是一種“切負荷”:它涉及確定哪些資訊對實現目標至關重要、需要考慮,哪些資訊無關緊要、可以忽略。
小設計,大影響
影響耐心的要素
如何提高流暢性
令人失望的約會對象
聚焦優先重要事項
第3章 組合偏好:記憶如何被調取與操控
你可能以為,人們在面臨選擇時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要確定哪個選項是自己心中所想,便可以做出選擇。但實際上,真正困難的一步在於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為此,我們會回憶過往的經歷,調動與當前決策相關的記憶。
“25%肥肉”還是“75%瘦肉”
可達性與記憶調取
抑制效應與查詢理論
偏好非一成不變
第4章 架構目標:流暢性與正確性的考量
在一些決策中,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偏好和需求,一刀切的選擇架構會損害部分選擇者的利益。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應該採用更加個性化的設計,讓每個人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何時領取養老金
找到適合的選項
重要決策上的錯誤選擇
衡量正確性的3種方法
做出符合佳利益的選擇
第5章 預設選項:成本與收益間的權衡
不同的預設選項伴隨著不同的代價,我們要根據代價的大小和代價產生的概率來識別出正確的預設選項。歸根結底,哪個預設選項是正確的預設選項取決於你如何權衡每種結果的利弊,取決於決策的成本。
點點滑鼠,救人一命
器官捐獻的替代方案
預設選項發揮作用的3個管道
管道一:便利效應
管道二:背書效應
管道三:稟賦效應
預設選項總能發揮作用嗎
如何設定正確的預設選項
用預設選項促進民主
第6章 選項數量:選擇數量越多越好嗎
設計者對選項增多所帶來的影響擁有極大的控制權。優秀的設計者可以提升流暢性、優化選擇集,並盡可能讓選項數量達到正確性和流暢性之間的“甜蜜點”,從而幫助選擇者做出更好的決策。
選項數量如何影響人們擇校
如何呈現更多選項
再談擇校
第7章 選項順序: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你可能不相信,像選項排序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因素會影響我們的決策。又或許,你認為,選項排序只會影響一些不重要的決策,比如對冰淇淋的選擇。那麼,在重要的決策中,比如在擇校和購買共同基金的決策中,選項排序會影響人們的選擇嗎?
選項順序為何重要
驅動力一:首因效應
被順序埋沒的經濟學家
排序如何影響企業盈利
驅動力二:近因效應
視覺選項的呈現方式
特定屬性排序的影響
菜單心理學的謬誤
第8章 選項描述:選擇架構設計的核心
當設計者使用了錯誤的屬性指標時,選擇者就無法以他們想要的方式做出選擇,並且會做出更糟糕的決策。選項描述是不受重視的選擇架構工具,也是研究人員研究得少的選擇架構工具,但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屬性名稱如何助推環保
令人困惑的優步打分系統
分期付款如何吃掉你的錢
長跑者為何以整點為目標
讓指標分佈更有意義
讓數字易於理解與比較
讓艱難的取捨更簡單
第9章 選擇引擎:更積極的決策助手
決策環境是多種多樣的。隨著決策環境從紙張和實體商店變成圖元和流覽器,選擇架構師能夠實現許多難以在實體環境中實現的設計。由於互動式決策環境與眾不同,我將把互動式選擇架構稱為“選擇引擎”,以彰顯它們強化和回應選擇者偏好的能力。
網飛如何利用選擇架構的5個工具
特點一:選擇架構定制與使用者模型
特點二:將控制權交給用戶
特點三:幫選擇者理解自己的選擇
理解不確定性
第10章 如何成為更好的選擇架構師
請思考,作為一名設計者,你能為你瞭解的選擇者,也就是你自己做什麼。你可能認為,選擇架構只對大型機構有用。但事實上,在面臨求職、擇偶、搬家等重要的人生決策時,我們經常需要為自己設計選擇架構。
你相信魔術嗎
提醒有用嗎
被忽視的選擇架構
忽視選擇架構的危害
用意不良的選擇架構
我們應該怎麼辦
成為更好的選擇架構師
致謝
注釋
|
|
|
|
|
|
|
|
|
|
|
|
|
|
|
【美】埃里克·詹森(Eric J.Johnson)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諾曼艾格商業中心主席。他所授的課程包括消費金融學和經濟學、行為經濟學與決策、消費者行為,在過去的三十餘年裡一直在知名商學院(沃頓商學院、哥倫比亞商學院、斯隆商學院)教學。他於1997年創辦了沃頓商學院電子商務中心,在2001年參與創立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決策科學中心,出任主任至今。
他曾任教於卡內基-梅隆大學,曾是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曾與行為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阿莫斯·特沃斯基共事,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共同發表文章,並與丹尼爾·卡尼曼合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