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由位於河北平山縣的戰國中山國王陵入手,主要從藝術史的角度探討其規劃營建過程中的諸問題,並試圖藉此考察中山國文化身份轉換的軌跡。以往的研究中,無論是考古學還是藝術史,在觀察墓葬材料時,都傾向抽取單個器物或門類進行討論。 本書力圖避免將都城遺址、墓葬和器物三者割裂來看,而試圖由作品生成的角度,將它們置於共同的背景下觀察。本書認為,不僅王陵內的器物可被視為作品進行解讀,王陵本身從規劃到完成的過程,亦可被視為人力創造的作品。甚至王陵存在的城市及空間,都是預先進行過規劃和設計的,而不是隨心的產物。正因如此,我們可以將整個墓葬視為作品,討論其生成的過程,以及它與參與構築墓葬者之間的關係。 本書認為,中山王墓提供了觀察墓葬從規劃到營建過程的很好範例。通過對這一墓葬的觀察,可以看到 墓作為作品,其生成過程包含了多個作者群體的參與。從王陵自身來看,它的營建是一個相對漫長的歷程,不同作者角色理念的博弈決定了作品的呈現;而從王陵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來看,歷史、社會的種種因素也影響和制約作者群體的創作。對作品本體及其所處時空進行觀察,恰恰為我們理解設計者和製作者如何從各自角度認識和塑造墓葬這一巨大作品,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
莫陽,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本碩博畢業,專業方向美術考古研究,導師鄭岩教授。學術興趣集中于戰國漢魏時期的墓葬,同時關注不同區域間的文化互動和交流問題。2015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唐考古研究室工作,現在漢魏洛陽城遺址從事田野考古發掘,並繼續美術考古方面研究。先後於《文藝研究》、《美術研究》和《故宮博物院院刊》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同時有專著出版。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