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導論 判例研究的體系圖景與方法自覺 一、判例研究的制度價值 二、判例研究的基本範式 三、判例研究的體系觀念 四、判例研究的方法要旨 Ⅰ行政法教義學的體系與方法 中國行政法(釋義)學的本土生成 一、問題及其研究方法 二、“行政行為”作為法學概念的源流 三、“(具體)行政行為”作為法律概念及其解釋 四、“具體—抽象”框架的捨棄與釋義思路的厘清 五、“行政行為”作為法學概念的功能再造 六、行政法(釋義)學的本土生成路徑及其啟示 公報案例對下級法院同類案件判決的客觀影響 一、問題的提出及其分析角度 二、公報案例的判決思路 三、下級法院同類案件判決的選取 四、以往下級法院判決的動向 五、其後下級法院判決的發展 六、公報案例的客觀影響 Ⅱ行政法的法源與基本原則 行政慣例的認定與審查 一、引言 二、中國行政審判案例第152號之評析 三、行政慣例認定要件之厘清 四、行政慣例審查規則之完善 五、結語 公正適當裁量中的“相關考慮” 一、問題的引出 二、中國行政審判案例第71號的裁判思路及其反思 三、“相關考慮”的內容確定 四、“相關考慮”的審查 五、結語 信賴利益保護中的利益衡量方法 一、問題的引出:信賴利益是否值得保護 二、案例評析:個案中的利益衡量 三、案件重析:利益衡量方法的應用 四、結語 Ⅲ行政主體 行政協議中行政主體資格的審查 一、問題的提出 二、裁判思路在釋義學框架內的檢視 三、行政主體資格瑕疵的案型及裁判 四、房屋徵收補償協定中行政主體資格的審查 五、“實施主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再解釋 六、結語 私主體瑕疵的行政協議效力判斷 一、問題提出及研究進路 二、私主體瑕疵對徵收補償協議效力影響的認定分歧 三、抉擇兩難:在各有利弊的“無效”與“有效”之間 四、揭開面紗:作為行政協定的徵收補償協定及其效力判斷 五、結語 私人參與行政的法律後果解釋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國行政審判案例第125號的裁判思路及其反思 三、中國行政審判案例第125號私人參與行政樣態的厘正 四、私人基於行政行為執行行政任務的法律後果 五、結語 Ⅳ行政活動 “諮詢”:政府資訊公開申請的否定認定 一、諮詢:排除受案範圍的另一概念工具 二、諮詢的表現形式 三、諮詢在法釋義學上的判斷標準 四、司法政策引導下的諮詢 五、結語 行政獎勵的承諾與審查 一、引論:招商引資中拒絕兌現承諾獎勵的問題 二、拒絕兌現行政獎勵案件中的“依約裁判”思路及其問題 三、行政獎勵的承諾與法之拘束 四、行政獎勵的合法性審查 五、結語 可訴信訪行為的判斷標準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國行政審判案例第123號評釋:“五要件”審查標準的提出 三、對“五要件”審查標準的體系反思 四、特定信訪行為的可訴例外 五、結語 “程式性行政行為”的體系擾動及排除 一、問題的提出 二、“程式性行政行為”的引入: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69號裁判評析 三、“程式性行政行為”的體系擾動 四、過程性行為例外可訴標準的體系檢視 五、餘論 Ⅴ行政訴訟 多元利益下利害關係人原告資格的判斷 一、問題的提出 二、法律關係作為分析工具 三、整體思維下的原告資格判斷 四、結論 高校學位授予要件設定的司法審查標準及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及其研究角度 二、判例的近期新體現:武華玉案中“不抵觸”審查標準的提出 三、判例的最初體現:田永案中“不違法”審查標準的確立 四、判例的重要發展:褚玥案中“不違法”審查標準的 延續與變化 五、司法審查提供的思路及其意義 撤銷授予學位決定的司法審查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於豔茹案的裁判概要 三、實體要件:是否構成《學位條例》第17條規定之要件 四、程式要件:基於正當程式原則的展開 五、結語 “濫用職權”的行政法釋義建構 一、立法上的模糊及學理釋義紛爭 二、主觀方面之一:合法目的 三、主觀方面之二:相關性 四、客觀方面:行為結果 五、“濫用職權”釋義學建構的體系性反思:主觀過錯說 論情況判決的司法適用 一、問題的提出 二、情況判決的適用難題 三、情況判決司法適用的判斷與表現 四、情況判決中利益衡量方法的運用 五、結語 附錄 本書部分章節發表資訊 跋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