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尼古拉斯·佩夫斯納爵士關於歐洲建築的研究逾60年來一直被視為開創之作,曾經啟發了無數建築學子。這一版本比之前有所更新,篇幅更長,並收錄了200多幅精彩的彩色圖片,提供了更多維度的資訊。 佩夫斯納認為建築的歷史就是人類塑造空間的歷史。以此為出發點,他考察了西元4世紀以來能代表歐洲不同風格和文化的優美、誇張和傑出的建築。這場歐洲的羅曼式巴西利卡、哥特式大教堂、文藝復興別墅以及巴羅克教堂的壯游傑出地定義了“不斷變化的時代中不斷變化的思想”。在後面幾章中,他從浪漫主義運動和工藝美術運動中中世紀形式的復興開始,一直考察到20世紀現代主義不受約束的幾何形式。他最後考察了二戰後的年代以及當時開始的對諸多遭到破壞的城市景觀的重新定義。在新的序言和具有啟發性的後記中,建築師邁克爾·福塞斯從佩夫斯納結束的地方開始,將分析延續到當前。他考察了詹姆斯·斯特林、諾曼·福斯特、弗蘭克·蓋裡等現代主義大師近期在歐洲建造的建築,從而識別出建築成就的自然發展。 《歐洲建築綱要》一如既往地讓人振奮且具有現實意義。憑藉對往昔文明遺產的敏銳理解以及對一直被認為是藝術創作偉大象徵的建築的描繪,佩夫斯納的這本著作時至今日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指南和伴侶。
序言邁克爾·福塞斯 前言 緒論 黃昏與黎明 4—10世紀 羅曼式風格 約1000—約1200年 早期和經典哥特式風格 約1150—約1250年 晚期哥特式風格 約1250—約1500年 文藝復興與風格主義 約1420—約1600年 羅馬天主教國家的巴羅克風格 約1600—約1760年 英國與法國 16—18世紀 浪漫主義運動: 歷史主義以及現代主義運動的開端 1760—1914年 現代主義運動 後記邁克爾·福塞斯 注釋 部分參考文獻 術語選釋 人物索引 地點索引 致謝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