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引言 第一章 秦史考察的意義 「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 秦兼併天下,「如暴風雷雨,閃擊中原」 秦實現統一的原因 「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 秦史的世界影響 第二章 秦文化的實用風格 文化取向:從商鞅焚書到秦始皇焚書 秦昭襄王言「無益」之學 《韓非子》「去無用」、「禁無用」主張 孔鮒的感嘆:「吾為無用之學」,「秦非吾友」 第三章 秦「力士」與秦文化的「尚力」傾向 早期「力士」故事與「秦之力人」 秦史「三力」及相關現象 「力士」地位與秦文化「尚力」風格 「扛鼎」、「舉鼎」競技表演 秦「尚力」傳統在漢代社會的遺存 秦人對「力士」及「尚力」傾向的思考 關於「小人尚力」、「小人絕力」 第四章 秦始皇「天下一統」的歷史新識 秦統一的條件 秦統一的規模 秦統一的意義 秦統一的影響 第五章 秦「抑商」辨疑:從商君時代到始皇帝時代 秦「抑商」說與秦「重商」說 對《商君書》農商政策的理解 秦「市」及商路的繁榮 呂不韋故事與「烏氏倮」、「巴寡婦清」、「名顯天下」 第六章 再議「焚坑」 「煙燎之毒」:中國文化的浩劫 「坑儒」辨疑 「焚坑」非「一時間事」 第七章 里耶發現:秦史認識的新視窗 簡牘資料有關秦統一的資訊 長江流域的秦史遺存 秦王朝「江湘之間」的行政經營 第八章 遷陵「郵人」的歷史足音 「以郵行」與「郵人」稱謂 「郵人」身分 關於「輕足」 第九章 秦始皇帝的海洋意識 「並一海內」成功與「天下」、「海內」理念 「議功德於海上」的政治文化意義 「夢與海神戰」的心理背景 「入海求仙人」:海洋探索的特殊形式 第十章 秦漢宮苑的「海池」 《秦記》「蘭池」疑問 「蘭池」象海的可能性與秦封泥所見「晦池」、「每池」 西漢長安宮苑中的「海池」 秦漢宮廷海洋象徵的神祕意義 第十一章 《史記》的海洋視角 「海內」與「天下」 「言海中神山者」 《史記》有關「海」的文字 「南海」與「海東」開拓 「周覽四海」與「廣大」氣象 第十二章 英雄歌哭:太史公筆下劉項的心思和表情 垓下:項王「悲歌慷慨」、「泣數行下」 沛宮:高祖「慷慨傷懷,泣數行下」 英雄成敗—一樣的表情,不一樣的心思 太史公深意推想 第十三章 《漢書》的海洋紀事 「四海」、「海內」:政治地理意識 「樓船」、「橫海」事業 漢武帝「臨大海」、「浮大海」 長安「海中神山」模型 海:財用之所出 東洋與南洋航運 「北海出大魚」紀錄 第十四章 漢代的「海人」 「海人之占」:海洋學的進步 《說苑》「海人」故事 「海人」傳遞的神異知識 齊「習船者」與「海人」的技能 「海人」與「山客」 關於「海人之仄陋」 第十五章 漢武帝與漢武帝時代 中國古史的英雄時代 漢武征伐匈奴 張騫「鑿空」 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上古文化的豐收季節 晚年漢武帝和「巫蠱之禍」 漢武帝的「文采」 一個多情的帝王,一個無情的帝王 第十六章 漢武帝的人才意識與人才政策 漢武帝「得人」:卑賤者「反貴重之」 人才發現:「何相見之晚也!」 察舉:選官制度的進步 太學:「養天下之士」 第十七章 北邊「群鶴」與泰畤「光景」:漢武帝後元元年故事 關於「非用羅網時」 鶴與漢代社會生活 「光景並見」:「靈命」的暗示 「北邊」、「群鶴留止」記錄的生態史料意義 第十八章 長安:西漢經學的「天府」 長安與齊魯文化的西漸 石渠千秋 「書肆」與「槐市」 經學研究的中心 太學:經學教育的基地 西漢長安:政治主導與文化中心 第十九章 東方朔言「海上」、「仙人」 《資治通鑑》諫止武帝「欲自赴海求蓬萊」,記載 東方朔諫言可否信據 東方朔諫止漢武帝「自浮海求蓬萊」事的文化影響 東方朔成功諫止漢武帝「自浮海求蓬萊」的因由 題東方朔撰《神異經》、《十洲記》的海洋文化要素 第二十章 張騫「鑿空」事業 「鑿空」之旅 「鑿空」語義 「『孔道』猶言大道」 「遙想漢人多少閎放」 第二十一章 合浦的海氣珠光 南海名港 「合浦珠還」傳說 「神珠薏苡」 「璧流離」—舶來的玻璃 南洋航路上的「蠻夷賈船」 「伏波」南征 第二十二章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天人」、「古今」 「敬天」理念 時代話題 第二十三章 史家的「童心」:《史記》閱讀體驗 「天真」、「好奇」 「永遠帶有生命」的「寂寞和不平」 天下「奇氣」,古今「至文」 「山川」、「雲物」、「鳥獸」、「草木」:漢賦的關心 「得意」:秦漢政治表情 童年「耕牧」生活 第二十四章 「好會」:《史記》記述的和平外交 《史記》「會」的史跡 河洛地區:戰國會盟中心 「唐且」故事 關於「好會」 澠池「好會」 史學用語中「好會」的淡出 第二十五章 司馬遷的行旅 司馬遷「二十」出遊 「奉使」西南之行 王國維:「史公足跡殆遍宇內」 歷史的實地訪問 歷史的現場考察 山川旅歷與「文氣」養成 交通史體驗.交通史記憶.交通史解說 第二十六章 楚風與海氣:漢史考察視野中的楚文化 劉邦的建國史與楚風之盛起 「因楚之罪而奪之東海」:削藩強勁動作 漢武帝巡狩「會大海氣」 楚地的「海賊」 浮屠登陸與「楚王英始信其術」 楚王山丘與徐州漢畫 第二十七章 海昏侯墓發掘的意義 劉賀際遇:霍光時代政治史的寫真 海昏侯墓發現反映昭宣時代的社會經濟文化 劉賀歸宿:海昏侯國的區域文化分析 海昏侯墓的保護與發掘 第二十八章 絲綢貿易史視角的漢匈關係考察 匈奴「好漢繒絮」與關市交易 西域絲綢市場與匈奴「賦稅諸國」 漢王朝厚賂匈奴織品的去向 漢匈軍事前線的絲綢發現 第二十九章 戰國秦漢政論的「美善」 「美善不空,才高知深之驗也」 「博喻之富」與「奇」的追求 「文辭美惡,足以觀才」 「聖人不空作,皆有依據」 第三十章 稱謂研究與秦漢社會文化的新認知 稱謂研究的學術基礎和時代條件 秦漢稱謂研究的意義 稱謂與秦漢等級秩序 稱謂與秦漢職業身分 稱謂與秦漢家庭結構 稱謂與秦漢民族關係 稱謂與秦漢社會控制 稱謂與秦漢世俗風俗 第三十一章 秦漢時期的生態環境 秦漢氣候形勢 秦漢植被和野生動物分布 秦漢時期的水資源條件 秦漢生態環境變化的人為因素 第三十二章 秦漢史研究理論認知散談 對秦政理論基礎的判斷 對漢代學者整合先秦理論創造的理解 秦漢社會思想意識的理論說明 秦漢史微觀和中觀考察的理論指導 秦漢史宏觀研究的理論總結 有關秦漢史在整個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中地位的理論思考 第三十三章 說唐詩「蘇武」詠唱 「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 蘇武「以勇武顯聞」 蘇武的「愁」、「恨」、「冤屈」 蘇武在唐人英雄意識中的地位 唐代詩人筆下的「蘇李」 唐詩蘇武形象的歷史文化影響 第三十四章 呂思勉和呂著《秦漢史》 《秦漢史》:呂思勉代表性著作 「以新、漢之間為大界」 「秦漢時人民生活」 「考據」傳統與「自由回照」 呂著《秦漢史》的結構布局 關於「直以劄記體裁出之」 「拆拼正史資料,建立新史規模」 對《二十四史》通讀過幾遍? 第三十五章 星崇拜與「救星」意識的發生 上古「星」崇拜與「祭星」禮俗 星象與人世「吉」、「凶」 擬人星:人際稱謂與星辰名號 俗文學作品中的「救星」 第三十六章 魯迅讀漢畫 魯迅對漢畫的關注 魯迅對漢畫的研究 「倘能遇到,萬不可錯過也」 漢畫與精神 魯迅藏漢畫的文物品質 後記
作者簡介 王子今 歷史學者、教授。曾任多所大學的歷史學院教授與研究所指導教授,專攻秦漢史,著有《秦漢交通史稿》、《史記的文化發掘》、《中國盜墓史》、《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秦漢史:帝國的成立》、《秦漢邊疆與民族問題》、《秦漢稱謂研究》、《秦漢交通考古》、《秦始皇直道考察與研究》等學術專著。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