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主要是呈現台南美術館設計之初的原始概念、施工時的紀錄、主要參與的人、以及工程完工之後的現況,讓大家更了解台南美術館的各個面相。
作者序 文/ 石昭永 台南美術館館長 序 文/ 林育淳 為台南注入新血的美術館 序 文/李清志 碎型遮陽是有專利的 以碎化的平台去應對台南的都市尺度 競圖時以為一館表面是紅磚而不是面磚 可以隨意進出公園的美術館 南美二館地下室補強工程 結構系統類似堆疊的貨櫃 有效降低建築物表面溫度的碎形遮陽 所有的展覽空間都是圍繞著中庭 Arup的綠建築構想 碎形遮陽的抗強風實驗 快速設計施工的美術館 三座主要鋼構核心最先豎立 配合都市尺度的展場設計 結構轉移層 南美一館的集會堂並不是歷史建築物 懸吊的橋及帷幕牆 大屋頂及遮陽結構是獨立的 中央核心上方的銜接軸是最困難的構件 入口是可以完全打開的捲門 中央補助款大約占總經費三分之一 和龐畢度梅茲分館有接近的空間組織 提供不同的視角觀賞藝術品的機會 歷史建築物總是有你想像不到的構造 複雜又耗時的美術館設計會議 美術館西北側的榕樹群 原本的空間計劃中並沒有實驗劇場 台南美術館的專案建築師 台南美術館工地的特殊影像 台南美術館的公共藝術 原研哉參與了指標及環境設計 燈光設計Lighting M 南美館建築模型 坂茂是台灣香腸的愛好者 美術館一館的超大榕樹 考慮氣候的金屬碎型遮陽材料 坂茂紙管的運用,最早是因為經費不足 台南美術館的空調風管系統 新舊建築間類似台南小巷的空間 陳輝東老師是南美館第一任董事長 專案建築師矢田康順 (Yasuyori Yada) 決定空間質與量的靈魂人物 景觀建築師佐佐木葉二 謝誌
作者簡介 石昭永(Jauyung Shih) 臺南人,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美國MIT建築碩士,紐約州建築師。現為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曾經參與設計台南美術館、桃園美術館及屏東美術館,許多研究實驗中心、運動中心、集合住宅以及歷史建築物的修建。 從高中時期開始拍攝生活的日常,尤其是身旁工作中的人、職人的各種面紗及身處都市的轉變,紀錄著鏡頭下專業的他們,不平凡的樣貌。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