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16923030 |
定价 |
RMB68.00 |
售价 |
RM74.80 |
优惠价 |
RM56.10 * (-25%)
|
作者 |
威蘭德·瓦格納
|
译者 |
何俊 |
出版社 |
華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11-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52 页. 19.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二戰後曾經稱霸世界經濟舞臺的日本,從20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開始,隨著社會嚴重老齡少子化、福島核災難等一系列打擊,整個國家陷入持續、全面的衰落:所有人似乎都陷入了生存困境——老年人退而無休,年輕人或加班到死或啃老躺平,孩子們厭學霸淩,日本經濟更是四面楚歌——人口減少導致消費市場萎縮,小城市持續衰敗,福島核污染後的能源危機,錯失數位化、人工智慧風口淪為打工仔的日本電子工業巨頭,致力於寬鬆的貨幣政策卻只能製造經濟復蘇幻覺的“安倍經濟學”。再加上一系列把國家及其利益置於個人之上的國家安全政策……
作為一個深諳日本歷史文化,從事數十年深度報導的記者,威蘭德利用參與者和觀察者的雙重視角,從個人、企業、國家三個層面,忠實記錄了當今日本社會眾生相。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引言 一種歸家之感I
第一章 沒有“希望”的國度1
正在縮減的國家3
未來:壓縮的城市14
日常的護理緊急狀況24
拼命工作直到昏厥倒地36
了無希望的年輕一代49
第二章 福島:錯失的機遇67
2011年3月11日的創傷69
核能的重啟92
日本與核能愛恨交織111
被拖延的能源轉向120
為福島服務的垃圾場125
第三章 回溯:國富兵強131
追趕者的思想意識133
亞洲第一148
“失去的幾十年”170
第四章 索尼公司:訃告189
“阿童木”的夢想191
從發明者到供應商210
加拉帕戈斯現象219
半導體工廠裡的生菜229
第五章 招賢納士:生存策略247
賭場資本主義249
新經濟奇跡的幻覺261
岸信介的遺囑268
永動機286
在特區中300
終章 最後的改革家307
致 謝321
|
|
|
|
|
|
|
|
|
|
|
|
|
|
|
威蘭德·瓦格納,1959年生於德國,曾在弗萊堡、倫敦和東京學習歷史和日爾曼語言文學。1990—1993年,他以聯合經濟新聞社記者的身份在東京工作。1995—2004年,他作為德國《明鏡》週刊的亞洲站記者常駐東京,並娶了一位日本妻子。隨後10年,他先後去了上海、北京和新德里,但在2014年又回到了東京。威蘭德·瓦格納研究日本多年,且熟悉亞洲的國際環境及經濟發展狀況,當他同時見證了日本的急速跌落與中印兩國的高速發展,並在第二次常駐日本時發現日本社會驚人的變化後著手創作了此書。
譯者簡介
何俊,博士、副教授,現任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主任。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專案一項、出版德文專著一部、譯著三部(《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史》《性格》),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四十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