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68089623 |
定价 |
RMB79.80 |
售价 |
RM87.80 |
优惠价 |
RM65.85 * (-25%)
|
作者 |
柳稜稜
|
出版社 |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12-01 |
装订 |
平裝. 無. 168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0.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時代之思
第二節 興起與現狀
第三節 方法與路徑
第四節 整體結構
第一章 當代空間展示設計研究的新視角
第一節 范式與範式轉移的內涵與貢獻
第二節 范式與範式轉移的應用策略與方式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媒介範式轉移:從“資訊傳遞”到“擬像建構”
第一節 媒介傳播範式的轉向:從“單向傳播”到“沉浸傳播”
一、第一媒介時代
二、第二媒介時代
三、第三媒介時代
第二節 媒介認識論的轉向:從“媒介技術論”到“媒介本體論”
一、媒介技術論
二、媒介本體論轉向
三、本體論中的意義建構
第三節 媒介空間觀的轉向:從“媒介的空間”到“空間媒介化”
一、媒介空間觀的演進
二、媒介的空間與空間媒介化
第四節 媒介形象的演進趨勢:走向超真實的“擬像”
一、媒介形象與“擬像”理論
二、擬像審美:超真實與模式
三、第三媒介時代的“媒介內爆”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空間展示設計的範式轉移:從“信息場”到“擬像場”
第一節 展示媒介的“模式”轉向:從“分類說明”到“敘事建構”
一、媒介技術論下的“分類說明”
二、擬像化的內在建構模式——敘事
第二節 展示內容的“超真實化”:從“展品真實”到“現象真實”
一、展品真實原則的□限性
二、現象真實的外在表徵——超真實
第三節 展示空間的“媒介內爆”:從“實體空間”到“超維時空”
一、實體空間的一體化
二、內爆:超維時空的生成
第四節 當代空間展示設計——構建“擬像場”
一、擬像場:超真實的超維時空感知場
二、擬像場的形態特徵
三、擬像場對相關概念的突破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擬像場”中的棱鏡傳播模式
第一節 現有展示設計傳播模式研究概況及□限
一、展示設計中的拉斯韋爾5W 模式及其□限
二、展示設計中的“編碼?解碼”模式及其□限
三、展示設計中施拉姆的大眾傳播模式
第二節 當代空間展示設計的傳播模式——棱鏡傳播
一、棱鏡的光學成像與色散效應
二、棱鏡傳播模型的構建
第三節 棱鏡傳播的模式分析
一、“主題構建”與“資料庫生成”
二、棱鏡傳播中觀眾認知的具身性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當代空間展示設計構建擬像場的機制與策略
第一節 展示媒介的擬像化機制
一、擬像場中的媒介化現實
二、媒介化現實的核心要素——形象、身份和知識
第二節 當代空間展示設計的擬像場構建策略
一、開放的敘事視角構建擬像場的身份機制
二、統一的時空語境構建擬像場的知識機制
三、戲劇性的超真實情境體驗構建擬像場的形象機制
第三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當代空間展示設計的本體與外延
第二節 當代空間展示設計的範式特徵
第三節 空間展示設計的未來展望
後 記
參考文獻
附錄彩圖 |
|
|
|
|
|
|
|
|
|
|
|
|
|
|
柳棱棱
藝術學博士,中央美術學院講師。曾多次參與、省級博物館策劃及設計研究,包括中國研究院·考古博物館展陳策劃研究、中國設計博物館(籌)策劃研究、世博會博物館空間藝術計畫策劃設計研究等;並多次參與國內外主題活動藝術策劃及設計研究,包括慶祝中華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慶招待會藝術策劃與設計研究、美國紐約“天下華燈”空間藝術計畫策劃設計研究、2020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文化創意系列活動策劃設計等。作品曾多次獲獎,並入選“為中國而設計”第九屆全國環境藝術設計大展;《十二星座紀念幣》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博物館泛教育空間的情境化設計研究》發表於期刊《油畫》;《敘事到頓悟:“一體化情境體驗”策略驅動博物館創新設計研究》發表於藝術類核心期刊《美術觀察》。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