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推薦序 安靜而深入,深處即遠處──讀《受苦的倒影》(吳易叡,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副教授)
推薦序 攀緣壁虎呱呱銳鳴:不斷斷尾再生的苦難工作者(趙彥寧,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序 像偵探那樣觀看──沒有故事,眼前盡是一樁樁的事件
第一現場 忽明忽暗的苦難形貌──人們所眼見聽聞的,是什麼?
勞動縫隙裡的人
那人造的形貌模糊之物
惡意的來蹤
在此世代裡的「家」,是什麼?
一陣陣暗地裡的匱乏與渴望
落了地的笑聲
是什麼堆砌出了人的羞憤?
人從生命剝離開來
我們同樣面貌模糊
有氣無力的菜餚
黑色小機體
物質虛掩著苦難
第二現場 藏身於階級與權力裡的平庸──我們能否意識到所身陷的倫理困境?
被吐露出來的話語
是淹沒或投降?
被擱置的人與專業
沒有惡人
跳躍為「常識」的病識感
災難裡的煙花,有沒有真心?
無憂無愁無懼
那頻頻攬鏡自照的前線兵將
我們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嗎?
那巨大的空隙
平庸尾隨什麼而來?
緊握權力時,人害怕著什麼?
袂過心
人我之間,存在著什麼?
病理性的安穩結構
站在「那個」世界之外
第三現場 生命的多重歷程與開放結局──人與其苦難,可以發展出什麼樣的關係?
人的古老提問
生命的所在之處
那被稱之為發作的受苦
下一回合新生
那些灰階的意念與行動
各式資本世界所架設的意義之網
發問的神聖時刻
充滿生機
如流星的閃耀瞬間
患者
我們如此獨立又相互依存
後記
碎語附錄 我想貼著你的耳朵說:沒有人是助人工作者 |